︿
Top
本站首頁
本室簡介
服務內容
電子報
訂單查詢
網站地圖
目前的時間...
站內搜尋
產業政策
產業新聞
市場報導
策略評析
專利情報
關鍵圖表
首頁
電子報
免費訂閱電子報:
訂閱
退訂
個人資料蒐集告知聲明
請避免使用 Hinet、Yahoo、Hotmail信箱訂閱,恐無法正常接收電子報。
2025年
1~ 6 月
(Vol. 1106~Vol. 1109)
2024年
7~12 月
(Vol. 1080~Vol. 1105)
1~ 6 月
(Vol. 1055~Vol. 1079)
2023年
7~12 月
(Vol. 1029~Vol. 1054)
1~ 6 月
(Vol. 1004~Vol. 1028)
2022年
7~12 月
(Vol. 994~Vol. 1003)
1~ 6 月
(Vol. 970~Vol. 993)
2021年
7~12 月
(Vol. 943~Vol. 969)
1~ 6 月
(Vol. 919~Vol. 942)
2020年
7~12 月
(Vol. 892~Vol. 918)
1~ 6 月
(Vol. 867~Vol. 891)
2019年
7~12 月
(Vol. 841~Vol. 866)
1~ 6 月
(Vol. 816~Vol. 840)
2018年
7~12 月
(Vol. 790~Vol. 815)
1~ 6 月
(Vol. 765~Vol. 789)
2017年
7~12 月
(Vol. 739~Vol. 764)
1~ 6 月
(Vol. 714~Vol. 738)
2016年
7~12 月
(Vol. 687~Vol. 713)
1~ 6 月
(Vol. 663~Vol. 686)
2015年
7~12 月
(Vol. 636~Vol. 662)
1~ 6 月
(Vol. 611~Vol. 635)
2014年
7~12 月
(Vol. 585~Vol. 610)
1~ 6 月
(Vol. 560~Vol. 584)
2013年
7~12 月
(Vol. 1~Vol. 559)
1~ 6 月
(Vol. 509~Vol. 533)
2012年
7~12 月
(Vol. 483~Vol. 508)
1~ 6 月
(Vol. 458~Vol. 482)
2011年
7~12 月
(Vol. 431~Vol. 457)
1~ 6 月
(Vol. 407~Vol. 430)
2010年
7~12 月
(Vol. 380~Vol. 406)
1~ 6 月
(Vol. 356~Vol. 379)
2009年
7~12 月
(Vol. 329~Vol. 355)
1~ 6 月
(Vol. 305~Vol. 328)
2008年
7~12 月
(Vol. 278~Vol. 304)
1~ 6 月
(Vol. 253~Vol. 277)
2007年
7~12 月
(Vol. 227~Vol. 252)
1~ 6 月
(Vol. 202~Vol. 226)
2006年
7~12 月
(Vol. 176~Vol. 201)
1~ 6 月
(Vol. 151~Vol. 175)
2005年
7~12 月
(Vol. 124~Vol. 150)
1~ 6 月
(Vol. 100~Vol. 123)
2004年
7~12 月
(Vol. 73~Vol. 99)
1~ 6 月
(Vol. 48~Vol. 72)
2003年
7~12 月
(Vol. 19~Vol. 47)
1~ 6 月
(Vol. 1~Vol. 18)
產業資訊服務電子報
電子週報 (週五出刊)
(4)
No.1109
(2025/01/24)
<<市場報導>>
■
113年12月外銷訂單統計
(2025/1/23)
■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03)
(2025/1/24)
■
2025年全球核能發電將創歷史新高,全球電力轉型的關鍵戰略
(2025/1/24)
■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02)
(2025/1/22)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04)
(2025/1/24)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03)
(2025/1/22)
■
筑波科技攜手MiR 自主移動機器人助智慧工廠升級
(2025/1/23)
■
福特BlueCruise自駕系統爆致命事故 美國交通部展開深入調查
(2025/1/22)
■
少數AI新創吸走了大部分創投資金,這給新創生態體系帶來挑戰
(2025/1/21)
■
汽車結合AI將重新塑造未來汽車產業,這一趨勢將逐漸爆發
(2025/1/20)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3)
(2025/1/24)
■
史丹佛大學工程研究員發現新佈線材料可取代銅,或許未來將改變晶片技術
(2025/1/22)
■
諾基亞有機會隨著AI再一次崛起,但跟手機無關
(2025/1/21)
■
祖克柏即使五年內投入VR和AR損失600億美元,但不放棄超越蘋果的決心
(2025/1/20)
■
論美國祭出最新AI晶片三級管制措施的影響層面
(2025/1/21)
■
AST SpaceMobile融資4億美元,以加速手機直連衛星通訊計劃
(2025/1/24)
■
藍源公司新葛倫火箭首飛成功進入軌道 但助推器回收失敗
(2025/1/20)
■
量子運算改寫人工智慧未來:從自然語言處理到能源效率的革命性突破
(2025/1/24)
■
西班牙資助1.04億歐元啟動QKD-GEO開發任務
(2025/1/23)
<<策略評析>>
■
歐盟減碳機制挑戰與產業競爭力:緩和政策背後的抉擇
(2025/1/24)
<<專利情報>>
■
蘋果專利顯示出,其穩定向衛星通訊佈局的決心
(2025/1/20)
■
歐盟向WTO提告中國:專利費率干預恐危及全球科技創新發展
(2025/1/21)
<<產業政策>>
■
加拿大投資逾5,200萬美元於量子科技計畫中,培育未來量子科技優勢與人才
(2025/1/23)
■
美國政府攜手OpenAI、甲骨文與軟銀,加速AI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科技領導地位
(2025/1/23)
■
馬來西亞想成為亞洲矽谷,目標2025年培育5,000家本土新創公司
(2025/1/20)
No.1108
(2025/01/17)
<<市場報導>>
■
113年12月核准僑外投資、陸資來臺投資、國外投資、對中國大陸投資統計新聞稿
(2025/1/16)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02)
(2025/1/17)
■
前瞻技術脈動:環境永續(202501)
(2025/1/15)
■
前瞻技術脈動:AI 與機器人技術(202503)
(2025/1/17)
■
電動車仍是趨勢,美國中西部電池帶將成為美國電動車崛起關鍵,川普不可能放棄
(2025/1/15)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02)
(2025/1/15)
■
Nvidia的AI邊緣運算發展藍圖成為CES焦點之一
(2025/1/14)
■
輝達於2023和2024年一共進行了83筆AI新創投資,並逐漸建立其AI帝國
(2025/1/14)
■
全球41%的公司計劃因AI自動化而裁員,但AI也創造更多工作,微軟正進行一波裁員中
(2025/1/14)
■
TI新款雷達感測器和汽車音訊處理器支援邊緣AI 賦能汽車製造商重新定義座艙體驗
(2025/1/17)
■
蘋果的首款折疊式iPhone,可能採用翻蓋設計,最佳推出時間在2026年
(2025/1/13)
■
CES 2025年持續去年趨勢,新創公司推出AI裝置,尋求AI時代創造出新市場
(2025/1/13)
■
CES 2025年輝達的舉動,能帶給AI PC光明的2025年未來嗎?
(2025/1/13)
■
印度太空技術新里程碑:成功完成太空對接實驗,邁向月球與太空站計畫重要一步
(2025/1/17)
■
中國海上發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 部署十顆導航增強衛星
(2025/1/15)
■
全球量子科技市場展望:2030年產值突破2000億美元,區域創新中心加速商業化進程
(2025/1/16)
■
2025年量子科技年競爭加劇--中美兩國在量子科技上使用截然不同的創新模式
(2025/1/13)
<<專利情報>>
■
聯發科活化專利資產,將效期剩不到1年的GDDR5標準相關專利轉移給未實施專利實體
(2025/1/16)
■
歐盟開綠燈!Synopsys併購案在條件下獲准
(2025/1/15)
<<產業政策>>
■
前瞻技術脈動:科技產業政策/策略/法規/制度議題(202501)
(2025/1/17)
■
美國為加速AI產業發展與確保領導地位 全力支持AI基礎設施建設
(2025/1/16)
No.1107
(2025/01/10)
<<市場報導>>
■
113年電線及電纜業受惠強韌電網計畫,產值有望創新高
(2025/1/7)
■
前瞻技術脈動:能源技術(202501)
(2025/1/10)
■
歐盟2024年再生能源占比創新高 電力系統加速綠色轉型
(2025/1/9)
■
車用AI時代來臨 NVIDIA與豐田加速自駕技術發展
(2025/1/9)
■
輝達策略性進軍機器人領域將可擴大其在AI市場的領先地位
(2025/1/7)
■
特斯拉全球銷售首次殞落,但在中國卻銷售創紀錄,特斯拉要如何扭轉乾坤
(2025/1/6)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2)
(2025/1/10)
■
前瞻技術脈動:先進材料與技術(202501)
(2025/1/8)
■
IDC:2024 年全球個人電腦市場些微成長,2025市場前景仍不明朗
(2025/1/10)
■
輝達在CES 2025推出像人類一樣思考的Cosmos,讓機器人和無人駕駛進入下一個階段
(2025/1/8)
■
三星想要在2025年成為無可爭議的AI領導---硬體思維的夢幻吧!
(2025/1/7)
■
蘋果在供需兩端都遇到“中國”瓶頸,這正考驗著庫克能耐
(2025/1/6)
■
2025年AI PC可否在輝達預計於CES主題演講之後,大放異彩呢?
(2025/1/6)
■
2025年台積電業績、競爭力展望能見度依舊清晰
(2025/1/7)
■
印度太空計畫再創高峰 2025年將進行10次軌道發射
(2025/1/9)
■
2024年SpaceX主導全球太空發射版圖,2025年太空經濟展望可期
(2025/1/8)
■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2)
(2025/1/10)
■
量子電腦從理論到現實,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多遠?
(2025/1/10)
■
前瞻技術脈動:光子與量子技術(202501)
(2025/1/8)
<<策略評析>>
■
微軟將於2025年在AI數據中心支出達800億美元,這將引領下一波AI大投資潮
(2025/1/6)
<<產業政策>>
■
韓國政府力推量子科技發展 即將成立量子戰略委員會 以促進技術商業化
(2025/1/10)
No.1106
(2025/01/03)
<<市場報導>>
■
現階段國內重點行業景氣之發展態勢
(2024/12/31)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02)
(2025/1/3)
■
前瞻技術脈動:醫療與健康(202501)
(2025/1/2)
■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501)
(2025/1/3)
■
延續2024年火熱程度,2025年AI出現微調之趨勢
(2024/12/31)
■
2025年中國首次出現電動車超越內燃機汽車,與西方的差距愈來愈遠
(2024/12/31)
■
2025年CES趨勢之一,家電產品更深入採用AI,以強化更人性化的AI解決方案
(2024/12/31)
■
2025年CES的20大產品、技術和服務趨勢
(2024/12/30)
■
蘋果的智慧家庭戰略預計在2025年將逐步到位
(2024/12/30)
■
隨著英特爾和三星不敵台積電,韓國醞釀成立KSMC,這是天方夜譚還是能實踐的方案?
(2024/12/30)
■
中國AI新創公司並未因為美國晶片制裁而落後美國甚多
(2024/12/30)
■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02)
(2025/1/3)
■
前瞻技術脈動:太空科技(202501)
(2025/1/2)
■
印度發射太空對接實驗任務 有望躋身全球第四個掌握對接技術的國家
(2025/1/2)
■
英國政府啟動太空服務監管沙盒計畫,推動軌道服務產業發展
(2024/12/31)
■
中國藍箭航天獲得9億人民幣投資,推進可重複使用火箭研發
(2024/12/31)
■
2025年量子運算產業展望:從實驗室邁向商業應用的關鍵年
(2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