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破壞性技術對企業戰略的影響

關鍵字:競爭策略新興技術
瀏覽次數:696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15年3月1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自從1980年代策略管理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E. Porter)提出競爭策略後,雖然新科技一直出現,但企業競爭的本質也未有太大的變化。不論是這些新科技是網際網路(Internet,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或是最近最熱門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

從麥克‧波特的競爭觀點,有三個核心模型,包括企業價值鏈[1]、產業價值鏈之五力分析[2]與基本競爭策略選擇[3],見《價值鏈、價值系統、產業鏈與微笑曲線》《從3C、五力到大環境分析》《企業創新系統與公司價值鏈》《再論創新系統與企業創新系統》《供應鏈波特五力模型》等文討論。

企業價值鏈是指企業內部營運中,如何讓企業的”價值最大化”。麥克‧波特將企業的活動分為主要活動(Primary Activity)與支援活動(Support Activity)。並包進貨物流(Inbound Logistics)、製造營運(Operations)、出貨物流(Outbound Logistics)、市場行銷(Marketing and Sales)、售後服務(After sales service)、企業基建(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firm)、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技術發展(Technology development)、採購(Procurement)等。

五力分析是與外部產業環境競爭時,如何讓企業之”價值最大化”。包括:來自消費者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customers)、來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來自潛在進入者的威脅(Threat of new entrants)、來自替代品的威脅(Threat of substitute products or services)、來自現有競爭者的威脅(Intensity of competitive rivalry)等。

基本競爭策略是企業自身的策略選擇,並透過策略的定位,讓企業的價值最大化。包括:成本領導策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異化策略(Differentiation)、聚焦策略(Focus)。包括聚焦在利基市場(Niche)或是在一般性市場中,以成本優勢或品質差異化優勢勝出。

圖一、麥克‧波特之價值鏈架構
 analysis_10829a_20150312.gif

圖二、麥克‧波特之五力分析架構
 analysis_10829b_20150312.gif
參考資料:Michael Porter (1985), 本文整理 (2015)

圖三、麥克‧波特之基本競爭策略
analysis_10829c_20150312.gif 
參考資料:Michael Porter (1985), 本文整理 (2015)

圖四、破壞性科技對於企業戰略的影響與選擇
 analysis_10829d_20150312.gif

結合破壞性科技,包括網際網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與3D列印,及麥克‧波特之企業價值鏈、產業價值鏈與五力分析與基本競爭策略選擇,可以得到如圖四之思考矩陣。

因應物聯網時代,企業如何與進行戰略選擇為例,如圖四之C1、C2與C3,需要問相關問題:
1.首先,什麼是物聯網?即回答與重新定義”C. 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內容。
2.其次,是回答C1,即企業價值鏈的主要活動(1.1)與支援活動(1.2),如何受到物聯網影響,與如何因應。以1.1.2之製造營運(Operation)為例,需要回答企業之”製造營運流程”會受到物聯網技術如何影響,與企業如何導入智能機器人因應此新科技與社會勞動人力短缺課題。
3.第三要回答C2,即公司所處的產業鏈中與產業五力,會受到物聯網技術哪些程度的影響。有無潛在競爭者,可能透過新的物聯網技術與創造新的智能產品,進入這個市場。舉例,Google無人駕駛車對於現有汽車公司的影響。
4.最後要回答C3,即公司的策略選擇是否會受到物聯網技術的影響。舉3.1成本領導策略(Cost Leadership)為例,是否能夠透過物聯網技術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例如在所有資產上貼上電子標籤,讓企業的資產管理(Assets Management)更有效率。舉3.3之聚焦策略(Focus)為例,是不是可以在現有公司的物聯網技術基礎上,開拓一新利基市場,並在該市場累積與養成公司新成長模式。

圖四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考架構,讓企業得以積極面對破壞性科技。除了原有的互聯網技術及互聯網思維外,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的影響與新興的3D列印(3D Printing)影響,也可納入預先思考。當然,有企圖心的讀者,可以利用Gartner所提出的”新興技術發展週期報告”(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針對每一個技術進行深入評估,見《新興技術評估與炒作曲線》。

最後,這個系統性思考也可應用到新的管理或經營模式,例如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與開放式經營(Open Business Model),如圖四之E1、E2與E3。往後,我們再進一步討論相關案例。(1368字;圖4)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Value chain。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Value_chain
2. 維基百科:Porter five forces analysis。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Porter_five_forces_analysis
3. 維基百科:Porter's generic strategies。網址: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rter%27s_generic_strategies

本網站相關連結: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