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預見世界與產業的未來

瀏覽次數:534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15年2月1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最近,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長及執行副總裁曾鳴及由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都提到”預見產業未來”對於戰略或企業營運的重要性。

前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長及執行副總裁曾鳴博士,在《略勝一籌:中國企業持續增長的戰略突破》一書所提。

曾鳴指出[1]:『戰略討論中有一重點就是”產業終局”的判斷,你要知道三年、五年、十年之後這個產業演變的大規律是什麼,這個產業最後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格局,什麼樣的企業會在其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你知道了這個大格局,你才知道怎麼排兵布陣,怎麼運籌帷幄,往那個方向走。』

由之初創投(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在《創業:0到100,探索生命的所有可能》所提。

林之晨指出[2]:『關於Vision,就是你看見未來的樣貌,所以『願景』應該翻成「預見」。要擁有Vision,也就是要看到未來,你必須要有很深入的觀察,從事件、規律、結構,一路看到世人心智模型與容器,然後思考這些容器、心智模型與結構的相互交錯,將會在未來造成怎麼樣的規律與事件。…以創業者來說,看見了未來的世界還不夠,你還必須思考出一個你在那樣的世界可以佔有的位置。而這就是你創業的目的,你心中的思想,你的公司的Vison。』

我們已經討論了戰略規劃的核心思維,『強化企業戰略思維的四大工具』、『進行企業的三年發展藍圖與計畫』、『企業戰略性目標的內涵』、『再談策略規劃流程與核心思維』、『淺談情境與情境分析』、『SWOT分析與策略擬定(上)】』、『SWOT分析與策略擬定(中)』、『SWOT分析與策略擬定(下)』、『SWOT、PEST與五力分析』、『談策略與策略規劃的差異』、『從3C、五力到大環境分析』、『SWOT分析的精髓』。上述文章,盼讀者再次閱讀與持續思考。

曾鳴與林之晨所提的”產業終局的判斷”及”預見”,就是戰略管理理論中(其實應該是戰略理論與未來學理論的集合)所討論的”預測(Forecasting)”與”前瞻(Foresight)”。關於預測與前瞻,我們在『全域流程的研發管理』一文中已經有所討論,預測就是從過去數據”推估”到未來的某一時間點,而前瞻就是從整體外部環境PLEST的變化,”預想”到未來產業的某一時間點

在先前文章中,我們已經多次戰略規劃的方法論與步驟,如圖一所示。戰略規劃的步驟,包括:
1.定位現況與優劣勢:要『知道現在位置與優勢(Strength)及劣勢(Weakness)』
2.設定願景與目:要『知道要到哪裡去與目標和現在的差距有多少』
3.掌握環境變化:要『掌握機會(Opportunity)與避免威脅(Treat)』
4.研擬策略與行動方案:要『提出贏的方法與具體落實步驟及所需資源』

曾鳴與林之晨所提的”產業終局的判斷”及”預見”其實就是透過『掌握環境變化』,亦即PLEST分析、產業鏈分析、波特五力分析、3C分析等”預見未來的世界與未來的產業”,而方法也一樣包括預測(Forecasting)與前瞻(Foresight)兩大方法論。『淺談情境與情境分析』所提到的情境分析法(Scenario Planning)也是其中一重要規劃方法。

戰略規劃是有嚴謹的理論基礎與框架的,其中戰略規劃的名詞定義也都是嚴謹的,例如願景(Vision)、使命(Mission)與戰略(Strategy),請讀者仔細推敲並定義與運用精準。

從技術變革與產業的未來論,其實未來的產業也是不難想像的,未來十年是互聯網完全滲透到所有社會與商業的時代。未來三十年,是心智全面甦醒與啟動時代(Mind)。未來五十年,是精神層次全面甦醒與啟動時代(Soul)。而市場逐漸從地球往外太空前進,那是一百年後的事了。(1008字;圖1)


圖一、戰略規劃方法論與預見產業的未來

 analysis_10722_20150213.gif


參考資料:
1. 曾鳴,《略勝一籌:中國企業持續增長的戰略突破》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二版出版簡體)
2. 林之晨(2015),《創業:0到100,探索生命的所有可能》30雜誌出版社(2015年出版)

本網站相關連結: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