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06 年 07 月 14 日 - 工商時報 - 鴻海進軍液晶電視)今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可望突破四千萬台,二○○八年更有機會突破上億台的龐大規模,也吸引台灣民營企業龍頭鴻海精密投入市場。在鴻海集團旗下的面板、監視器代工廠群創快速成長,今年可望躍居排名全球前三大的監視器代工廠之際,近期也開始為液晶電視組裝事業作準備,而為鴻海液晶電視事業操刀的,正是友達前執行副總盧博彥。
評析:
TCL ( http://www.tcl.com/ )全球研發中心亞太產品設計中心總經理彭秀峰,最近在 SINOCES ( http://www.sinoces.com/ )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論壇上,針對液晶電視的發展做了評論,他指出 [1] :
決定平板電視品質的不再僅僅是面板,而是電視機廠商的整合能力。面板製造商通吃上下游的時代已經過去,在產業鏈上唱主角的將不再是面板商。
目前液晶屏已經實現了 1366 × 1080 像素的高清解析度、 4ms 響應時間和 12bit 灰階,可以較為清楚地顯示高清信號和運動畫面。由於液晶面板技術的成熟,使得面板日益同質化,單靠面板已經難以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
若是該評論方向正確,那麼面版整合能力,或是應用端整合能力已成為下階段平版電視或是液晶電視的核心能量,而此點正是鴻海集團競爭優勢之一。如果對照上月( 6 月 14 日)郭台銘針對面版廠合併的發言 [2] ,即可發現群創(或是現階段之鴻海集團)定位之利基與其他面版有所不同(一般業界亦稱為群創模式),該言論摘錄如下:
針對面板廠吹起的購併風潮,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今天表示,群創除了面板之外,還有整合背光板、模組,加上鴻海擅長的機構件與散熱,群創比其他的面板廠更有優勢,因此群創不會被併購,但可能併購別人。
郭台銘談到鴻海所投資的面板產業時再度強調,「我們不是老虎,是猴子」,群創和其他面板廠商相比,一般面板業者只有一段面板的獲利不同,但群創則是模組、機構件等都可以獲利,換言之,群創有其利基。
由上面兩則新聞,我們可以初步看到整體液晶電視產業與鴻海集團所要佔據的產業鏈位置,而此兩點正是鴻海集團成為下階段液晶電視產業代工龍頭的主要策略思考點。
若從產業結構看,圖一為【 搶攻 TFT LCD 上游關鍵材料又一樁,新光合纖取得 TAC 膜技術 】一文所顯示的 32 吋液晶電視價值鏈與成本結構。若以郭台銘所宣稱鴻海所欲佔據的四個產業鏈位置來看(即整合監視器與液晶電視 OEM 、面版、背光模組與機構件等),基本上,液晶電視產業鏈中,除了通路、品牌、電子與基本化學材料等鴻海集團不切入外,其他機構組件與系統組裝部分鴻海都佔據了。換句話說,藉由靈活的營運模式操作,鴻海集團可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點。
若以鴻海集團佈局看,由【 從核心技術擴張觀點看鴻海併購普立爾案 】、【 台灣鴻海進軍自有品牌市場? 】與【 Wal-Mart 、新經銷模式與鴻海通路布局 】等文觀點可以看出,鴻海集團在液晶電視產業佈局與其他 3C 或 6C 佈局一致,亦即以包圍策略進行,其中包圍策略在液晶電視產業為以機構、模組與系統組裝進行半導體、化學與商用品牌等之包圍。包圍策略與鴻海集團核心能量一致,包括垂直與水平整合策略,亦即藉由鞏固自己所擅長的核心位置(機械核心與整合能力),提高價值位置與價值鏈環節。
結語
根據本次新聞報導,因為友達與廣達合併之關係,鴻海集團再次延攬盧博彥成為 LCD 事業處總經理,一般預料,此次高階人力延攬已對鴻海集團在液晶電視產業佈局投下震撼彈。因為以群創在短短幾年攻略液晶監視器的戰績,若是鴻海集團以群創模式進一步成立新事業處與整合相關人力資源,那麼鴻海集團在液晶電視的佈局將大有可為。原因無他,鴻海掌握品牌客戶、掌握部分中國大陸通路、掌握部分關鍵零組件、又沒有大幅 TFT LCD 廠的成本壓力,其模式將更易因應價格迅速下降的液晶電視產業。
如果以代工產業角度出發,當產業逐漸走向微利之際,正式鴻海集團切入的時機。而此切入不僅將對台灣現有 TFT LCD 產業造成影響,對於韓國三星與 LPL 也將帶來衝擊。最終,在國際品牌大廠的壓力之下,其他廠商也將勢必在品牌與代工中選擇,而鴻海集團成為液晶電視產業代工龍頭的機率將大幅增加。 (1597字)
圖一 32吋LCD TV價值鏈與成本結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