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再論《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產業的影響:10大重點領域
根據內部推測,中國版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將在這兩週(五月底前)公布推動方案,中國也將正式啟動未來30年「工業4.0」與「深度兩化融合」之製造業轉型大行動。
根據《中國製造2025》主導部會,即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部長苗圩在5月13日,由中國工程院、工信部和中科院主辦之“2015智慧製造國際會議”所提出之政策方向與政策口號,《中國製造2025》方案公布日期已不遠了。
一是指一本綠皮書。推出中國製造重點領域升級方向綠皮書目錄指引,動態調整、滾動推進。堅持市場主導、改革創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務求重點突破,取得實效,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給予傾斜。
二是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為2015年到2020年,全面推廣數位化網路技術的應用,部分行業和企業開展智慧化技術試點和示範,如大力推進“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工程。第二階段為2020到2025年,將大力推進網路化智慧化技術的應用。如著力推動“智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工程[1]。
三是三步走戰略目標。第一步目標,力爭2025年中國製造業進入世界第二方陣,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目標,2035年中國製造業將位居第二方陣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強國;第三步目標,2045年中國製造業可望進入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製造強國。
四是四個堅持。落實《中國製造2025》,建設製造強國,包括“四個堅持”,分別是堅持創新驅動、堅持智慧轉型、堅持夯實工業基礎、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
五是五項重點工程。五項重點工程包括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慧製造、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解決長期制約重點領域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突破一批標誌性產品和技術,提升我國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力。
九是九大任務。九大任務包括(1)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2)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3)強化工業基礎能力、(4)加強品質品牌建設、(5)全面推行綠色製造、(6)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7)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8)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9)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準。
十是十大重點領域。十大重點領域包括(1)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產業、(2)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3)航空航太裝備、(4)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5)軌道交通裝備、(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7)電力裝備、(8)新材料、(9)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10)農業機械裝備。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的影響是全面的,不僅僅是機械與自動化產業,還包括資訊、通訊、網路、半導體、軟體與製造服務業等都將受到全面的影響。
近日,台灣機械工業公會新任理事長柯拔希受訪時表示[2]:
- 政府如火如荼推「工業4.0」,卻畫地自限定位為「生產4.0」,對此,台灣機械工業公會新任理事長柯拔希深恐政府政策方向走偏,反被大陸迎頭趕上。他表示,工業4.0應該是第4次工業革命,範圍涵蓋機械、物聯網及大數據等,應該由機械結合IT等產業共同推動,政府更應投入更多資源及經費,展開「第4次工業革命」。
- 他建議,政府要真正瞭解工業4.0就是第4次工業革命,並把工業4.0當成一件大事來看待;而且美國、德國、日本及大陸推工業4.0已有段時間,尤其大陸一旦走對方向,台灣可能被對岸甩在後頭。
柯拔希理事長部分觀點是對的,《中國製造2025》將對台灣產生深遠的影響,台灣產、官、學、研各界應嚴肅以待,見『對「生產力4.0計畫」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之建議』一文討論。
補充說明,《中國製造2025》不僅是機械與自動化產業,還包含半導體製造與IC設計也是中國大陸重點推動領域。近期,中國大陸各界在半導體的投資與併購,也屬於《中國製造2025》範疇,也將影響台灣半導體的競爭優勢與未來發展。(1476字)
參考資料:
本網站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