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十二〉

瀏覽次數:281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6年7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虎與狐的智慧力》書中第101頁提到智慧財產權理論與實務發展問題[1],並指出:

 

因此,智慧財產權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必須從產業結構化的觀點出發,台灣各產業才有可能走出過去智慧財產權的困境和束縛。也就是說,台灣企業應該(1)從產業結構來分析、經營所屬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的形態、權能、組合和佈署;(2)應從產業鏈和價值鏈來分析和經營所屬產業智慧財產權的作價投資、授權、技術移轉、侵權訴訟;(3)應從產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組合來提升智慧財產權的經營效率;(4)應從經濟規模和全球競爭的觀點,發揮智慧財產權的綜效。如此,才能擺脫為專利而專利,也才能技術自主和市場自主。

 

上述內容中,周律師針對產業結構(含佈局)與智慧財產權結構(含佈局)進行綜合性歸納與論述。其中瞭解產業結構(相對靜態),方能針對智慧財產權組合進行妥善部署;即時掌握產業鏈與價值鏈變動(相對動態),方能將智慧財產權運用,包括作價投資與授權等,進行策略選擇與運用;若進入到企業層級,掌握整體產業與個別企業之技術與產品組合,方能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率;最後,要發揮智慧財產權綜效,要站在全球角度方能取得展現經濟規模優勢。


前面所述,智慧財產權佈局與運用,包括形態、權能、組合和佈署(佈局)與作價投資、授權、技術移轉、侵權訴訟(運用),及產業結構瞭解,包括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與技術結構等,我們均在先前文章中討論,本文進一步論述企業產品組合與技術結構概念。關於產品組合有兩種定義,其一為Boston Consulting Group評估與規劃一企業產品線所提出之BCG Matrix,內容見【BCG矩陣與產品佈局思考】與【BCG矩陣的時間因子與產品生命週期曲線】;另一為企業不同產品線的組合分佈,即稱為產品組合圖(product portfolio也稱為product mix)。

圖一為一典型產品組合圖[2],該圖顯示福斯汽車(http://www.volkswagen.de/)不同產品線與產品項目,為該公司對應產品線的動態規劃。由圖可以釐清,不同消費群(對應到市場)之對應企業產品組合,並且也提供如何延伸現有產品之動態關係。產品組合圖與動態演變關係可以當成觀察一企業產品線(包括服務線)之演變關係,也可建立起與整體產業的連結。因此該矩陣是銜接產業結構、供應鏈、價值鏈、BOM表、技術結構與專利結構之轉換矩陣(或稱為一中間矩陣)。

 

矩陣思考法(含矩陣建立)的重要性已經在【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五)】與【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六)】多次說明。需要進一步強調的地方在於,若能建立矩陣思考與對應矩陣關係,那麼數學上所常用的轉換矩陣(Transformation matrix)將可進一步運用到此產業、市場、產品、技術與專利分析中,相關數學定義請參考[3]。簡單的意涵就是,建立起不同層次的轉換關係將能使相關分析與操作方法達到全流程、即時化、系統化與自動化等。

那麼如何轉換呢?可以從上游到下游,從產業到企業,從產品到技術一步一步走起,而企業常用於進行技術規劃之技術道路圖(technology roadmap)分析模式即可運用於此。圖二為一典型技術道路圖分析示意圖,該圖顯示由產業與市場(Business/Market)到產品與服務(Product/Service),再由產品與服務到技術(Technology)的轉換關係。原則上,若是對應邏輯可以建立(其實就是對應轉換矩陣),那麼產業、市場、產品與技術的關係亦可產生,而對應之產品結構與技術結構關係亦可進一步建立。


最後,區別不同層級的轉換關係需要多種資訊整合,包括產業、市場、技術、專利與財務等,方能將以公司或是技術觀點的資訊結合起來。一旦,整體關係與流程得以建立,影響整體產業運作的事件也可進一步追蹤,智慧型策略規劃方為可行。

 

參考資料:

1.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九把金鑰, 周延鵬, 天下文化出版 社, 20063.

2.行銷學的世界第二版, 黃俊英, 天下遠見文化社, 20043.

3.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nsformation_matrix


圖一
典型之產品組合圖(Source
: http://www.autointell-news.com/european_companies/volkswagen/vw_marke/volkswagen-group.htm


圖二
技術道路圖(Technology roadmap)範例(Source: http://www.iamot.org/paperarchive/GSTBB.PDF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