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政策效應有待觀察

瀏覽次數:106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4年6月1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政策效應有待觀察
 
有鑑於美國對於中國啟動先進製程、高階晶片的全面性封鎖,加上後續又針對成熟製程施以2025年對於來自於中國進口半導體課徵100%的關稅,使得中國也陸續祭出政策加以反擊,其中尤以對岸推出史上最高的扶植獎助金的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最受矚目,總規模將由第一期的1,387億人民幣、2,087億元人民幣,來到第三期的3,440億元人民幣,特別是未來隨著第三期集成電路國家大基金三期的實施,中國官方期望半導體國產化能加速突破,預計先進封裝、HBM產業鏈、AI晶片相關產業鏈和半導體卡脖子設備、材料、零組件將成為重點投資方向,不過其政策效應仍有待觀察,畢竟美國現階段仍掌握住中國重要的半導體生產要素。

 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規模將創下史上新高,且具備超大規模、新股東結構、更長經營年限等特性,更將聚焦於重資本開支的晶圓製造環節、重難點卡脖子環節、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等 
由於美國對於中國的半導體管制毫無鬆綁跡象,況且兩強在科技業的爭霸僅會越演越烈,因此為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中國再次祭出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期望能打破遭到美國侷限的態勢,逐步在半導體供應鏈走向自主可控的目標。而此次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具備超大規模、新股東結構、更長經營年限等特性,其中第三期經營範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諮詢,且由中國財政部、國開金融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19位股東共同持股。值得一提的是經營年限上,集成電路大基金三期的經營年限設置為十五年,前兩期均為十年,顯然中國官方此次希望政策時間的拉長能有利於半導體產業重難點技術的攻堅。

事實上,先前中國第一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投資分佈為集成電路製造67%、設計17%、半導體封測10%、半導體設備及材料6%,而第二期集成電路大基金則為更加注重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承接晶圓製造重點專案,並加大對記憶體製造、IDM產線的投資,並重視對上游設備、設備零組件、半導體材料的查漏補缺,至於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著重於聚焦於重資本開支的晶圓製造環節、重難點卡脖子環節(側重於國產化率較低的設備、材料、零部件的投資)、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等。


有鑑於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的管制、制裁手段不斷,且掌控對岸半導體的重要生產要素,此恐將削弱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政策效益
雖然中國科技大廠華為2023年透過中芯生產的7奈米製程晶片推出 Mate 60 系列手機,使市場相當震驚,不過2024年華為常務董事於5月底表示,中國半導體能生產7奈米則已不錯,3奈米跟5奈米技術在未來很長時間很難發展,同時他認為中國晶片創新的方向不能集中在單點的晶片技術上,而是應該在系統架構進行創新,此部分也隱含未來中國極有可能在小晶片的結構上積極發展。

整體而言,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的制裁與管制皆進一步升溫,新禁令除了關稅的加徵之外,更出招防堵晶片銷路中國的管制漏洞,如放慢核發Nvidia、AMD等AI產品銷往中國許可,且調查韓國設備商出貨給遭制裁的中國業者等,此皆意謂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再次升級,管制範圍的核心圍繞著限制中國先進計算和AI技術的發展,並輔以成熟製程的管控,甚至可預期未來美方仍會持續祭出其他填補管制漏洞的政策,或是聯合盟友強力抗中,此將使得中國在半導體技術要再往前推進難度逐步墊高,進而使對岸半導體國產化進程恐無法加速強進,顯然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政策效益將有待觀察。(1391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電子行業週報:大基金三期或催化AI產業鏈關鍵領域,2024Q1存儲原廠業績表現亮眼。東海證券,2024/6/3
電子周跟蹤:3,440億國家大基金三期落地,台積電擴張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產能。山西證券,2024/6/3
半導體行業研究週報:大基金三期規模超預期,關注先進製程和AI PC產業鏈。東風證券,2024/6/5
電子行業週報:國家大基金三期揚帆起航,持續關注AI手機/PC催化事件。上海證券,2024/6/6
電子行業週報:關注“果鏈”及半導體國產替代。華鑫證券,2024/6/10


相關文章:
1. 晶片廠商積極進入AI PC領域,可是如何評斷AI PC性能出現分歧,這可關係著英特爾和高通的未來啊
2. 英特爾和超微隨著輝達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推出新AI晶片,由於價格策略不同,各家將能爭取各自客戶,並帶來產業創新
3. 從黃仁勳風潮 看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的重要性
4. 2027 年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營收將突破85億美元
5. 輝達認為AI晶片正從雲端領域往自動駕駛車領域前進,AI商機正擴散中
6. 輝達看好Copilot + PC市場帶來系統創新機會,CPU市場將帶來革命性衝擊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