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研究顯示多數汽車製造商未能實現氣候目標 政府政策是影響關鍵

瀏覽次數:551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黃松勳 發表於 2022年5月2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汽車製造商2029年零碳排汽車預測及氣候政策參與分數

根據非政府組織InfluenceMap研究報告指出,全球12家大型汽車製造商中,到2030年只特斯拉(Tesla)和賓士(Mercedes-Benz)兩家計劃生產足夠的電動汽車,以跟上《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
 
InfluenceMap評估企業氣候目標和政策,認為到2029年,所有生產的新車中,需要一半以上為電動汽車才能限制全球變暖,並控制溫度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5度的目標。然而,12家汽車製造商中有11家在公開支持《巴黎協定》的同時,積極反對政府加快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政策,尤其是逐步淘汰內燃機。
 
報告中指出,日本汽車巨頭豐田(Toyota)、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尤其離譜,無污染汽車分別僅佔其2029年計劃產量的14%、18%和22%。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美國通用汽車(GM)和法國雷諾(Renault)則在七年內預計將實現其全球27%、28%和31%的量產車電動化,也只是略微走上正軌。
 
而美國特斯拉卻是個突出的例外,一家只有單純生產電動汽車和卡車的製造商。
 
研究報告發現,多數汽車製造商都未能跟上零排放轉型的步伐,往電動汽車轉型方面延滯的汽車製造商對氣候政策的參與最為消極。
 
福特、Stellantis、福斯(VW)和BMW則接近與巴黎溫度目標相容的52%門檻,他們預計在2029年將實現36%至46%的量產車電動化。
 
除了特斯拉,只有賓士預計在2029年實現56%電動車量產,並按照目標進行轉型。
 
為了評估汽車製造商的零排放轉型軌跡,InfluenceMap交叉比隊並結合汽車行產業氣候政策參與的分析與汽車製造商零排放汽車生產戰略的產業標準IHS Markit的數據。
 
研究人員利用國際能源署(IEA)的快速實現運輸部門脫碳,以不危及1.5 oC目標的情境,該目標在2030年所有汽車的生產中需要57.5%為電動汽車。IEA的 2050年淨零排放報告還假設2030年再生能源在全球發電中的占比約為60%。
 
Influence Map報告隨後將該目標與IHS Markit到2029年的產量預測進行了比對,並對應於IEA架構中電動汽車的占比為52%。
 
總體而言,到2029年,所有汽車製造商的電池電動汽車全球總產量占比預計將僅達到32%。這意味著汽車產業需要將零排放汽車的產量提高至80%,才能達到IEA 2030年的生產目標。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數據,該報告的調查結果揭示了政府政策對內燃機轉型步伐的關鍵影響,內燃機佔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6%左右。
 
在歐盟,其目標是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比1990年的水準低 55%,到2029年豐田的汽車生產預計將達到50%的電動化。然而在燃料排放標準不那麼嚴格的美國,生產電動車的比率卻只有4%。同樣的,到2029年,福特在歐盟電動車的產量預計將達到65%,幾乎是全球平均水準的兩倍。因此政府的政策,對於汽車製造商是否願意大力轉型至電動車的影響非常關鍵。(990字;圖1)
 
 
參考資料:
Analyzing the Automotive Sector on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Map,2022/5
Most automakers fall short on climate goals: report. Euractiv,2022/5/19
Toyota, Nissan, Honda are least prepared for zero-emission shift, study shows. Automotive News Europe,2022/5/18
 
 
相關文章:
1. 拜登發布行政命令2030年美國50%銷售新車是電動車
2. 紐西蘭將加速電動車採用以減少碳排
3. 綠色能源汽車政策大不同美國川普政府相對保守與歐盟、中國激進
4. 純電動車是趨勢,提高電動車動力系統為關鍵
5. 為何豐田總裁認為電動車被過度炒作呢?
6. E-Axle改變電動車生產模式與設計,成為未來主戰場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