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以戰略規劃體系看《中國製造2025》方案文件

瀏覽次數:733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15年5月2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以戰略規劃體系看《中國製造2025》方案文件
 
從2015年5月19日中國大陸國務院所發布《中國製造2025》通知來看,大政策也是代表發展大趨勢。據此,企業如何制定自己的未來戰略規劃,找到有利的位置面對挑戰並開創新商機。
 
在先前文章中,我們多次討論戰略規劃的流程與步驟,包括:1.定位現況與優劣勢、2.設定願景與目標、3.掌握環境變化與4.研擬策略與行動方案。其中:
1. 『定位現況與優劣勢』--知道現在位置與優勢(Strength)及劣勢(Weakness);
2. 『設定願景與目標』--知道要到哪裡去與目標和現在的差距有多少;
3. 『掌握環境變化』-- 掌握機會(Opportunity)與避免威脅(Treat);
4. 『研擬策略與行動方案』-- 提出贏的方法與具體落實步驟及所需資源。
 
實務上,上述四個步驟需要反覆運算演練,也就是:步驟1->步驟2->步驟3->步驟4->步驟1->步驟2->步驟3->步驟4,並且要反覆多遍以上。
 
需要說明,戰略規劃也僅是科學管理PDCA戴明環之規劃階段(Plan),當規劃結束時,後續需要針對此規劃方案進行執行(Do)、之後定期檢討原規劃方案與實際執行結果的落差(Check),並根據落差分析結果進行再規劃(Re-Plan)與再執行(Action,Re-Do)。
 
從戰略規劃體系來分析2015年5月19日中國大陸國務院所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方案文件,其中《中國製造2025》通知之章節結構整理如表一。
 
表一、《中國製造2025》方案文本結構
第一階 第二階
零、前言  
一、發展形勢和環境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
 (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三)建設製造強國任務艱巨而緊迫。
二、戰略方針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戰略目標。
三、戰略任務和重點  (一)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
 (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三)強化工業基礎能力。
 (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五)全面推行綠色製造。
 (六)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七)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
 (八)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
 (九)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四、戰略支撐與保障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二)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四)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五)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六)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
 (七)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
 (八)健全組織實施機制。
附件:專欄 (五大重點工程)  專欄1 製造業創新中心 (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
 專欄2 智能製造工程
 專欄3 工業強基工程
 專欄4 綠色製造工程
 專欄5 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定位現況與優劣勢』。
根據《中國製造2025》文本,中國大陸製造業現況分為整體經濟局勢的現況與製造業的現況,並且分別在『一、發展形勢和環境』之『(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與『(三)建設製造強國任務艱巨而緊迫』說明。整理如表二
 
表二、《中國製造2025》方案之定位現況與優劣勢分析

範圍

現況與優劣勢

整體經濟結構 『(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 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超大規模內需潛力不斷釋放,為我國製造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制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
製造業結構 『(三)建設製造強國任務艱巨而緊迫。』
  •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體系,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 但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製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弱,關鍵核心技術與高端裝備對外依存度高,以企業為主體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品檔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汙染問題較為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端裝備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信息化水平不高,與工業化融合深度不夠;產業國際化程度不高,企業全球化經營能力不足。
    
『設定願景與目標』。
依戰略規劃之願景三要素與目標設定之SMART原則,整理如表三所示。
 
表三、《中國製造2025》方案之設定願景與目標

項目

說明

願景圖像(Scenario) 中國大陸在2045年,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製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核心價值(Core Value) (一)指導思想與基本方針:   
—創新驅動。   
—質量為先。   
—綠色發展。   
—結構優化。   
—人才為本。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自主發展,開放合作。
階段目標(Objectives) 三步走與兩階段實施。
第三步到2045年,製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第一步到2025 年,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
第一步第一階段,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製造業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制造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第一步第二階段,到2025年,製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員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兩化(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邁上新一階
關鍵績效指標(KPI) 見”中國大陸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全文內容
    
『掌握環境變化』。
《中國製造2025》文本並未列出未來全世界與中國所將面對的外部環境。此為一缺憾。
 
『研擬策略與行動方案』。
分別為『三、戰略任務和重點』之九大戰略任務與八個戰略支撐與保障。進一步整理如表四與表五。主要戰略任務與戰略支撐就如同企業價值鏈之主要流程與支援流程,兩類的戰略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兩類的戰略也都需要有資源配置與搭配之工作項目。
 
表四、《中國製造2025》之九大戰略任務

戰略任務

內容

(一)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
  • 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製造業創新體系。 
  •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 提高創新設計能力。 
  • 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 完善國家製造業創新體系。 
  •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 
  • 強化知識產權運用。
(二)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 研究制定智能製造發展戰略。 
  • 加快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品。
  • 推進製造過程智能化。
  • 深化互聯網在製造領域的應用。
  • 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三)強化工業基礎能力。
  • 統籌推進“四基”發展。【“四基”: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 
  • 加強“四基”創新能力建設。 
  • 推動整機企業和“四基”企業協同發展。
(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 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 
  • 加快提升產品質量。
  • 完善質量監管體系。
  • 夯實質量發展基礎。
  • 推進製造業品牌建設。
(五)全面推行綠色製造。
  • 加快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
  • 推進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 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系。
(六)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 航空航天裝備。
  •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 電力裝備。
  • 農機裝備。
  • 新材料。
  •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七)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
  • 持續推進企業技術改造。
  • 穩步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 促進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
  • 優化制造業發展布局。
(八)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
  • 推動發展服務型製造。
  • 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 強化服務功能區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九)提高製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 提高利用外資與國際合作水平。
  • 提升跨國經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 深化產業國際合作,加快企業走出去。
 
表五、《中國製造2025》之八個戰略支撐與保障

戰略支撐與保障

內容

(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加強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強化行業自律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高產業治理水平。
(二)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深化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清理和廢止不利於全國統一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
(三)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拓寬製造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四)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現有渠道,加強財政資金對制造業的支持,重點投向智能製造、“四基”發展、高端裝備等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為製造業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五)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製造業人才發展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組織實施製造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完善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人才培養體系。
(六)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 落實和完善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優化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重點和方式。
(七)進一步擴大製造業對外開放。  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機制,落實備案為主、核準為輔的管理模式,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八)健全組織實施機制。 成立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由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擔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制造強國建設全局性工作,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專項、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強戰略謀劃,指導部門、地方開展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設立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研究製造業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對製造業重大決策提供諮詢評估。
 
戰略規劃之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
重點工作項目與重點工程,可以理解成戰略規劃中的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其中表六之五項重點工作即是達成第一步十年目標之關鍵策略與關鍵路徑。
 
最後,《中國製造2025》是中長程綱領,點出未來大方向,至於具體資源配置與細部工作規劃,目前尚未進行安排。
 
表六、《中國製造2025》之五項重點工程
重點工程 內容
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建設工程
  • 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創新發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重點開展行業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等工作。制定完善製造業創新中心遴選、考核、管理的標準和程序。
  • 到2020年,重點形成15家左右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 力爭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創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智能製造工程
  • 緊密圍繞重點製造領域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支持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開發智能產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裝置並實現產業化。依托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在基礎條件好、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和企業中,分類實施流程製造、離散製造、智能裝備和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範及應用推廣。建立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搭建智能製造網絡系統平臺。
  • 到2020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 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工業強基工程
  • 開展示範應用,建立獎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的首批次或跨領域應用。組織重點突破,針對重大工程和重點裝備的關鍵技術和產品急需,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產業化瓶頸。強化平臺支撐,布局和組建一批"四基"研究中心,創建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重點產業技術基礎體系。
  • 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受制於人的局面逐步緩解,航天裝備、通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設備、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家用電器等產業急需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 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種標誌性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逐步形成整機牽引和基礎支撐協調互動的產業創新發展格局。
綠色製造工程

 

  • 組織實施傳統製造業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汙、循環利用等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重大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術產業化示範。實施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紮實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源頭防治專項。制定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企業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評價。
  • 到2020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百家綠色示範園區,部分重化工行業能源資源消耗出現拐點,重點行業主要汙染物排放強度下降20%。
  • 到2025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基本建立。

 

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 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壹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開發一批標誌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提升自主設計水平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組織開展應用試點和示範,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搶占競爭制高點。
  • 到2020年,上述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
  • 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827字;表6)
 
附件:中國大陸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pdf
 
 
 
本網站相關連結:
  1. 《中國製造2025》重點推動領域觀察
  2. 《中國製造2025》行動方案--製造業的發展路徑圖
  3. 中國大陸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項目觀察
  4. 工業4.0演練--東莞製造2025與泉州製造2025
  5. 中國大陸工信部2015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方案之觀察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