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臉書將於2018年推出200美元的獨立型VR裝置
為了搶奪2017年底耶誕旺季的商機,VR廠商紛紛採取削價模式爭取消費者青睞。畢竟,虛擬實境未能達到其當初期待的目的---獲得主流消費者的青睞。
基本上,製造一台VR頭戴式裝置的成本相當昂貴。如果為了降低成本,而不搭配PlayStation遊戲機或高階PC,用戶戴上VR裝置時,勢必會感覺到更強烈的暈眩與噁心。
即使現在被玩家認為最好的VR裝置是臉書Oculus Rift,已經從原本800美元(頭戴裝置與控制器)降至400美元。目前宏達電Vive的套餐價格從幾個月前的800美元也降至600美元以下。同時,索尼的PlayStation VR也已經從500美元降到400美元。這似乎只是一個開始。
最新版本的微軟Windows 10軟體(Fall Creator's Update)包含讓硬體夥伴廠商可以使用混合實境平台的工具,預計其產品價格約在300至400美元之間。這讓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聯想和三星都磨刀霍霍。
Oculus VR也不甘示弱,宣布將在2018年推出一款只有200美元的獨立式Oculus Go頭戴式裝置。臉書相當樂觀地預測Oculus Go可能會吸引10億用戶採用。同一時間,宏達電也宣佈在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一款名為Vive Focus的類似獨立式VR頭戴式裝置。
Oculus Go和Vive Focus透過這幾年在智慧型手機砸下的基礎,將系統處理器,以及微型陀螺儀和運動傳感器都整合在其中。即便如此,其依舊必須作一些妥協,包含採用液晶面板而非OLED,甚至採用高通的Snapdragon系列處理器而不是英特爾處理器,這會對於影像出現更多滯延與殘留,且影像處理大打折扣。
蘋果對於VR一直保持著超然的態度。庫克甚至表示,顯示技術還不足以提供令人滿意的虛擬實境體驗,所以其偏好擴增實境。在過去的幾年中,蘋果還收購了一批AR的新創公司,且預計在一至兩年內推出一款AR頭戴式裝置或眼鏡。微軟顯然是在思考類似的問題,因此將HoloLens放在長期戰略產品項目。
現今開始有分析師將VR的崛起與十年前風靡一時的3D電視聯想在一起。因為這兩種技術,都是關於如果改變人們觀看的模式,且以沉浸式體驗為主。但是兩者都缺乏令人信服的內容,且都會引起噁心和頭痛。
如果最終在五年以後,以不妥協體驗之下,讓產品價格降至消費者可接納的水準,可能為時已晚,因為其他技術會前仆後繼的推出,讓消費者不再嚮往VR,就如同3D電視現在的下場一樣。(705字)
參考資料:
Game over for virtual reality? The Economist,2017/12/1
本站相關文章:
1. 2017年VR與AR之十大預測
2. 臉書從虛擬實境(VR)再聚焦擴增實境(AR)
3. 臉書2018年將推出200美元獨立虛擬實境裝置Oculus
4. 全球虛擬實境VR/AR市場由硬轉軟 2020年達377億美元
5. IDC:在2020年AR擴增實境頭戴式顯示器市佔將達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