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強化企業戰略思維的四大工具

關鍵字:戰略思維企業競爭
瀏覽次數:654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15年2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企業競爭的核心首重戰略思維(Strategic Thinking)。如同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的名言:”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好來得重要”(To do right things is prior to do things right)。如何”做對的事情”,具備戰略思維是關鍵

互聯網思維(Internet Thinking)也是一種戰略思維、大數據思維(Big Data Thinking)、開放創新模式(Open Innovation Model)也是。要能在現今變動快速的時代致勝,首先要強化的就是戰略思維

有人說,戰略思維是天生的無法後天學習,這是錯的。戰略思維的養成與訓練有許多元素是天生的,但更多是可以透過建立正確觀念、後天學習與實戰演練出來的

強化企業戰略思維首重四大工具與方法論之釐清,並且透過諸多實戰經驗累積運用技巧。戰略思維除用於企業層次,對於個人層次的規劃與執行或是國家層次的規劃與執行也是一樣。

我們依循Simon Sinek的黃金圈(The Golden Circle),即為什麼層次(Why)、如何做層次(How)與做什麼層次(What)來進行討論。

首先是”為什麼層次”(Why)

在”為什麼層次”,體現即是PDCA戴明環。PDCA是科學化管理的核心,為了企業的永續發展與持續改善,不論是企業整體層面或是特定層面,依循PDCA戴明環原則方能進行品質提升與精進。

強化戰略思維的目的是科學化管理之規劃(Plan) ,有了科學化管理,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方能持續精進。也就是中國人所說”天行健,君子以不自強不息”或”苟日新、日日新、月日新”的體現。

在進行了規劃後,後續步驟包括:依據原規劃執行(Do) , 依據原規劃方案中的查核計畫(Check) 進行原先規劃與實際執行的檢查。若沒有落差,則持續依原規劃執行。若有落差,則進行修正計畫(Re-Plan)。最後根據修正計畫進行改善行動(Action)與再執行(Re-Do)。

其次是”如何做層次”(How)與”做什麼層次”(What)

戰略三角是戰略規劃的四個標準步驟。第一步為現況與優劣勢分析,第二步為設定願景與目標,第三步為進行外部環境掃趨勢分析並量化機會與挑展。第四步,提出策略與行動方案之藍圖。第四個步驟完成後屬於第一循環規劃,每次戰略規劃至少要有四個循環的迭代(Iteration)。

為了要進行戰略規劃,需有情報理論的支持。情報理論是定義與操作情報與決策的方法論。情報的目的是為了決策,要進行決策需進行情報理論的操作。資料(Data) 屬於外部,資訊(Information)屬於結構化的內部資料。要進行情報定義,需要界定客戶需求,有了客戶需求的加入方才啟動情報作業(Intelligence)。情報提出後,依兵棋推演原則進行情境模擬,並由決策者進行最後決策(Decision Making)

平衡計分卡是一企業進行戰略規劃的範疇(Scope)與內容(Content)平衡計分卡理論告訴我們,企業要能持續發展需要平衡長期與短期、平衡有形與無形、平衡內部與外部與平衡規劃與執行。

平衡計分卡告訴我們,企業分成四大戰略與26個小戰略。四大戰略分別為財務構面、顧客構面、流程構面、學習與成長構面,其中流程構面分為內部與外部,學習與成長構面也分為內部與外部。26小戰略分別為1.人力資本、2.資訊資本、3.組織資本、4.創新資本、5.網絡資本、6.研發流程、7.生產製造流程、8.工程流程、9.財務流程、10.售後服務流程、11.進貨採購流程、12.出貨物流流程、13.委託生產流程、14.合作研發流程、15.社會參與流程、16.經銷商管理、17.重要客戶管理、18.服務中心管理、19.銷售中心管理、20.海外辦事處與分公司管理、21.品牌經營、22.粉絲經營、23.科技化行銷、24.生產力提升模式、25.營收成長模式與26.新事業發展模式等。

戰略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只要有清晰的觀念,並持之以恆的演練與具備好的顧問引導,任何組織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戰略高手。(1397字;圖1)

圖一、戰略思維工具

analysis_10693_20150206.gif

本網站相關連結: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