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對中防堵再強化 對岸半導體扶植力道趨增強

瀏覽次數:1503|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4年6月1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美對中防堵再強化  對岸半導體扶植力道趨增強

有鑑於中國依舊未放棄先進製程的發展,況且對岸也在Chiplet、化合物半導體、矽光子等進行布局,引發美國再次收緊對於中國的半導體管制並進行漏洞填補,如針對中國的先進製程/高性能運算等技術進行新的限制、出口管制清單的擴大、擬將長鑫存儲列入實體名單,或是美國放慢核發給Nvidia和AMD等晶片業者大量出口AI晶片到中東地區的許可證,甚至美方擬將GAA技術與HBM產品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中,再次限制中國晶片發展,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積極要求日本/荷蘭/德國/南韓等加強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加強管制;而為填補先前出口管制的漏洞,並限制中國本土晶片能力的發展,美國向荷蘭、德國、韓國、日本等盟友施壓而要求進一步收緊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其所代表的是此些國家在半導體設備及材料、記憶體等環節位居全球供應的主宰地位。

美國將加大對於中國半導體的管制與力道,且美國敦促盟友德國、荷蘭、南韓和日本加入管制中國取得半導體技術的政策,堵住限制中方半導體技術的漏洞,目標是減緩中國在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的進展
近年來美國對於中國所祭出的半導體相關管制政策,包括擴大外資審查、出口管制規範擴大、擴充制裁實體清單、納入禁止投資名單、加強防堵政策,顯然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從上游到下游的合圍打擊之勢逐步成形。不過因中國仍未放棄推進至先進製程,況且先前華為與中芯國際合作,使中國觸及7奈米製程的量產,美國將加大對於中國半導體的管制與力道,例如美國正考慮對晶片製造商長鑫存儲多家中國科技公司實施制裁,進一步限制中國先進半導體發展,甚至美國供應業者被禁止向列入清單上的業者銷售某些先進產品、設備和零件,除非先獲得商務部的特別許可,且美國敦促盟友德國、荷蘭、南韓和日本加入管制中國取得半導體技術的政策,堵住限制中方半導體技術的漏洞,目標是減緩中國在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系統開發的進展。

有鑑於短期內美中對抗情勢難以緩和,且僅會更加激烈,故面對美國對中國防堵再強化,對岸半導體扶植力道將趨於增強,此從集成電路大基金第三期即將推出可窺知
由於美國陸續更新晶片和半導體設備出口禁令,針對中國的先進製程、高性能運算等技術進行新的限制,即高階運算晶片出口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限制進一步細化且查漏補缺、新增實體清單等,並期望再次聯合盟友共同抗中,顯然短期內美中對抗情勢難以緩和,且僅會更加激烈,故面對美國對中國防堵再強化,對岸半導體扶植力道將趨於增強。其中以集成電路大基金而言,繼第一期來到1,387億元人民幣(著重設計、加工、封測等環節)、第二期為2,000億元人民幣(投資焦點逐步向設備與材料等上游端轉移)之後,第三期設定將投入3,440億元人民幣(朝向突破美國及其盟國封鎖,加速開發半導體尖端技術,如晶片製造設備等),該基金將直接支持當地公司,並資助三到四個子基金,使交易來源和投資策略呈現多樣化,也就是說第三期大基金支持頂尖技術開發,提升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能力,來突破美國出口限制措施。

2024年美中科技戰依舊將持續限縮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預計短期內對岸將先以成熟製程、中低階晶片為發展主力,此部分則需留意紅色供應鏈對於全球市場所帶來的削價競爭影響,至於中國在先進製程或高階晶片也仍會試圖尋找突破點來朝向自主可控的方向邁進,不過預計2024年尚難有較為顯著的進展。(1325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防堵中國獲取技術 美派團赴竹科南科 傳達晶片禁令。工商時報,2024/02/24。
美中晶片割喉戰!中國擬砸1兆人民幣自給自足...學者:中國半導體產業將落後世界兩個世代或至少20年。財訊,2024/03/07
大陸大基金三期來了 對半導體業是助力還是不夠力?經濟日報,2024/03/13
美圍堵中國半導體 傳韓考慮配合出口管制。工商時報,2024/03/14
中美科技大戰 晶片割喉戰三部曲。工商時報,2024/03/15



相關文章:
1. Fractilia為微影圖案化的隨機性誤差新增光學鄰近校正量測功能以提升EUV微影圖案化在先進製程量產上的管控與良率
2. 康寧和三星合作追求玻璃基板商機,期望趕上英特爾地位,為下一代晶片做準備
3. 中國第三期集成電路大基金的政策效應有待觀察
4. 晶片廠商積極進入AI PC領域,可是如何評斷AI PC性能出現分歧,這可關係著英特爾和高通的未來啊
5. 英特爾和超微隨著輝達在台北國際電腦展推出新AI晶片,由於價格策略不同,各家將能爭取各自客戶,並帶來產業創新
6. 從黃仁勳風潮 看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的重要性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