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全球淨零耗建築熱潮興起

瀏覽次數:747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表於 2021年9月2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淨零耗建築組成要件
Source:Urban Land Magazine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加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成為全人類共同責任與義務,更是各國家將減碳列為未來重點能源政策及首要目標。而其中建築物約占排放量的40%,是節能減碳的重點,「零耗能建築(Zero Energy Building,ZEB)」的倡議與政策是建築領域減碳的新方向。
 
雖然,淨零耗能建築不一定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但兩個目標是密切相關的,都包含能源效率、建築物現場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必要時的外部資源)以及建築運營的永續管理等核心內容。但從各先進國家設定零耗能建築目標與推動時程,中長期可望帶動綠色建築市場的成長:
  • 美國能源部《淨零能源商業建築倡議》提出到2025年,商業類新建建築需達到零耗能標準;
  • 英國在2006年推出《永續住宅技術規則》,要求到2019年,所有新建築均實現零碳排;
  • 歐盟2010年發布的《建築能效指令》則規定,2020年所有新建建築需達到近零能耗要求;
  • 日本訂出2020年日本新建透天獨棟住宅50%要達到零耗能標準,2030年日本獨立住宅全部按照「零能耗住宅」標準建造。
過去兩年,美國的淨零耗能(net-zero-energy;NZE)商業建築的數量增加了42%(近 620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但總體數量仍然很低(約700個建案實現或努力實現淨零耗能)。這些建築物所消耗的能源約等於透過清潔、可再生資源在建案現場生產的能源,多數情況下,就是利用太陽能發電。不過,這個NZE定義已經擴大到包括外部可再生能源,考慮到部分建築無法安裝太陽能設施。
 
碳中和建築需要透過可再生能源發電,抵消因發電或燃燒天然氣或其他化石燃料而產生的任何排放。eGrid(排放和發電資源綜合數據)等工具能幫助建築業主瞭解抵消建築的碳排放所需的條件,像是:空間和水加熱等的電氣化、空氣調節系統(HVAC)、建築系統與電網協同技術,以及實體碳排放(embodied carbon)的考慮也能幫助減低碳排放。隨著建築運營的碳足跡的減少,目前占建築環境碳排放量11%的實體碳排放,將是很大一部分問題。

幾年前,公共和私營部門追求淨零耗能基本是一致的,當時氣候行動政策推動了公共建築淨零耗能的急劇增長。早期採用者,如科羅拉多州波德市(Boulder)的摩根溪風險投資公司(Morgan Creek Ventures)的博爾德公地(Boulder Commons)建築計畫已經為零能耗/低碳發展,建立一個令人信服的商業案例。根據CBRE不動產服務公司的分析,即使生產力的適度提高(大約 3%),也能負擔摩根溪風險投資公司 Boulder Commons 項目租戶的基本租金。Boulder Commons成功提供了市場利率回報、太陽能牆/屋頂,以及可以與周遭社區競爭的租金。據報導,淨零建案的其他好處,包括能夠收取更高的租金、更快的出租率、以及吸引更優質的租戶。
 
建案開發商也開始理解建築物和供電的機會。Wasatch集團在位於猶他州Herriman的淨零排放公寓Soleil Lofts的600戶住家中安裝儲能電池,宣稱在能源便宜的非高峰期發電,並在需求和價格較高時將電力賣回,為當地公用事業公司Rocky Mountain Power提供了現成的電力資源,並為開發商賺取利潤。其實,Soleil Lofts有如一個「虛擬發電廠」,透過出售能源增加收入,建案也更具吸引力。可再生能源和太陽能可以減低運營成本,增加現金流,對房地產商來說,是個大好機會。
 
由於,淨零耗能建築須結合許多新興科技及新材料,而台灣具ICT產業基礎,再加上相關建材、設備、智慧電表、太陽能及再生能源產業鏈完整,未來發展綠色建築產業相當有機會。(1050字;圖1)
 
 
參考資料:
The Time for a Net-Zero Building Boom Is Now. Urban Land Magazine, 2021/3/26.
A new standard for net-zero leases in Boulder. Green Biz, 2017/4/11.


相關文章:
1. 發展零耗能建築 減碳邁大步
2. 綠色建材再進化,『透明木材』取代玻璃
3. 美國國家太陽能計畫2050年佔40%電力來源
4. 全球能源電池技術85家新創公司
5. 電池儲能:電力行業的下一個顛覆性技術
6. 智慧綠建築結合智慧電網—都市熱島效應的冷凝劑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