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疫情已改變未來工作模式 科技公司採用更靈活的工作模式

瀏覽次數:560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表於 2021年6月1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疫情已改變未來工作模式 科技公司採用更靈活的工作模式

歐美歷經 18 個月疫情而親身體驗居家上班,當疫情趨緩後,當事者或公司開始思索如何回復工作運作模式呢?簡單來說,疫情已改變人類未來工作模式,如何在完全遠距和混合工作(部分居家部分在公司)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點是不容易,但短時間內也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情況的答案。
 
各公司都在研究不同的混合工作模式,以下列出了六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計畫:
  • 蘋果(Apple)採取混合模式,宣布員工從 (2021) 9月開始,每週三天回到辦公室上班,但遭到一些員工因經習慣了彈性居家工作而反彈。現在要反轉居家上班的習慣是很困難的。
  • 谷歌(Google)採取混合模式:三天在辦公室,兩天居家上班。谷歌執行長 Sundar Pichai 表示,公司將轉向混合工作週模式。由於,在辦公室的時間將集中在協作上,因工作內容而決定每個人哪一天來公司上班。工作性質的關係,也會有部分員工每週在辦公室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三天。
  • Salesforce 根據工作性質而給予員工較廣泛的選擇。大多數員工大部分時間可以在家工作,每週可以有 1-3 天到辦公室與同事協作、與客戶見面或報告。其他居住不在辦公室附近的人可以完全遠距上班,而想來辦公室或工作需要來辦公室上班的人,可以每週來 4-5 天。
  • 臉書正在擴展遠距工作。從 (2021) 6 月 15 日起,將向全公司所有員工開放遠程工作的選擇,任何可以遠距完成工作的員工都可以申請。
  • 微軟(Microsoft)將讓經理們來決定,但大多數員工至少有一部分時間會以遠距形式工作。微軟表示,有些員工需要在辦公室工作,有些員工的工作內容比其他員工更適合在辦公室外工作。然而,微軟認為部分時間在家工作(低於50%)是現在的標準。
  • 亞馬遜(Amazon)最初考慮以在辦公室工作的政策,但最後決定為員工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模式。新的政策是員工每週最多兩天可以遠距工作。
大型科技公司期望為員工提供某種程度的彈性及靈活度,而反觀新創公司大多數都採取了遠距為優先。 Andreessen Horowitz 最近對 226 家新創進行調查,發現:
  • 三分之二的公司正在考慮採用與大型公司類似的混合工作模式。
  • 有 87 家公司正在考慮每週在辦公室 1-2 天,
  • 有 64 家公司甚至根本沒有辦公室。
  • 只有 18 家公司不允許居家工作。
COVID-19 疫情期間,使許多科技公司親身體驗到彈性工作如何運作,但遠距上邊並非適用在每家公司或不同工作職務上。例如,晶片設計公司或有很多需要保護的智慧財產或從事敏感類型工作的公司,會更不願意讓員工繼續居家工作。儘管許多這些公司在過去 15 個月裡一直採居家上班模式,然而當疫情趨緩時,採用混合工作模式或許成為新選擇。
 
當然,公司可以制定政策,但這並不代表員工不會反對。員工希望擁有選擇工作地點的權利,而提供居家工作的選擇很可能成為招募人才的一種競爭優勢。
 
疫後工作型態正在改變,過去集中式辦公室上班模式或是長久居家上班,似乎不見得是最有效率。所以,資方制定工作政策應趨向彈性與靈活度,並在工作環境基礎設施尋求更通順的員工協作機制,而勞方更重視擁有選擇工作地點的權利。(1128字;圖1)
 
 
參考資料:
Tech companies are looking at more flexible work models when offices reopen. Tech Crunch, 2021/6/11.
 
 
相關文章:
1. 『在家工作』將成為矽谷與高科技公司的新常態
2. 遠距醫療隨著COVID-19疫情而受到採用
3. COVID-19帶動遠距教學及iPad與平板電腦之需求加速
4. COVID-19正加速無人機、機器人與遠距醫療等新興科技產業起飛
5. COVID-19之後全球12大可能變化
6. 全球35個國家約17億人「禁足」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