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之後全球12大可能變化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20年4月23日
圖、COVID-19之後全球12大可能變化
COVID-19大流行被形容第三次世界大戰,他將可能對人類造成那些深沉的改變?以下綜合各家媒體專訪全球專家及意見領袖,整理出12種可能的變化。
可能變化一:全球化腳步放緩、走向區域化
「全球化」導致歐美製造業外流,COVID-19疫後導致外企回流母國正在發生,或分散生產基地,以降低疫情管制限制生產之風險。簡而言之,COVID-19將創造一個開放度、繁榮度和自由度三種皆降低的世界,迫使政府、公司和社會加強應對長期的經濟自我孤立的能力。如果,無法保護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共同利益,那麼先前所建立的全球經濟治理架構將很快萎縮,繁榮景象將消退。這樣,政治領導人將需要很強大的自律才能維持國際合作,而不是退縮到地緣政治競爭之中。
可能變化二:新保護主義崛起
COVID-19大流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經濟發展方向,只會加速已經開始的變化,就是從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化轉向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化轉變。雖然,外商會重新調整不再將中國視為製造工廠,僅保留供應中國市場的產能,並不會將製造完全撤出中國。美國在川普領導下,走向保護主義反而失去全球化中心的地位。
其實,川普正在摸索找尋一條新實用的保護主義,只是尚未成功。在美國第一之下,保護美國利益,卻又與盟國斤斤計較要求站在同一陣線打擊中國。這有些前後矛盾。不過,新冠病毒疫情會讓各國家重新認真思考各自與美中關係,與全球各國的關係。「去中國化」還不如規避風險來得實際,一切皆在轉變、變化中。
可能變化三:地緣政治衝擊科技大廠的未來佈局
地緣政治正在影響科技產業的佈局,未來到底會如果變化,仍很難下定論。因為美國政府於2018年掀起的地緣政治影響科技產業事件,從中興、華為、微信、Tick-tok到台積電應邀赴美建立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正擴散至全球各個角落。這是一個新時代,強國以政府力量進行更多貿易保護主義方式行事,而不是更少的基於規則的對抗環境,這將在未來幾年深深影響著未來科技產業的版圖變化。
可能變化四:全球製造業供應鏈重組、在國內製定儲備計劃,利潤較低,但穩定性更高
現有全球供應鏈已經在經濟和政治上受到打擊。COVID-19正在破壞全球製造業的基本原則,公司現在將重新考慮縮減生產步驟或在其他國家建立第二軌或第三軌供應鏈。公司將要求更加尋求多供應來源,並將以效率做為代價。各國政府也將對戰略性產業進行干預,要求企業在本國內製定常備和儲備計劃,尤其是關鍵零組件、戰略性行業、國安民生基礎行業等,這將導致盈利能力將下降,但供應穩定性將提高。例如:日本直接在紓困方案中編列20億美元的預算補貼日商移出中國,而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更建議補貼美國企業從中國撤出、返回美國的所有費用。但美日廠商並非完全贊同撤出中國,而是將部分移出中國,回流母國也非第一優先,而是視產業不同而定。未來趨勢來看,可能採取部分關鍵供應鏈放在母國境內,同時分散供應鏈風險,將部分分散到多個合作地區、不能只限單一供應來源。
可能變化五:COVID-19本身就是零信任關係
首先,冠狀病毒大流行將改變我們在國家內部以及國家之間的政治。社會的轉變取決於政府的正能源引導,能否有效控制疫情,而不是反而引發種族歧視及社會不公平。政府在克服大流行及其經濟影響方面的相對成功,將減少疫情安全問題以及社會內部的兩極分化問題。從目前的經驗來看,獨裁或民粹主義並不能更好地應對這種流行病。若能從COVID-19大流行找到人類相互依存的證明,且更明智的選擇在COVID-19全球性大問題上進行多邊合作,那麼將找到存在價值。
可能變化六:美國需重新戰略定位以適應新世界
在迎接美國拜登政府時代來臨的同時,更加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拜登提出是否調整川普政府時代政策?以及台商是否具有優勢位置順利接軌取得商機?然而,面對中國的崛起,以「美國優先」思維堅持保護美國利益,保持美國國際領導者的地位。其實,COVID-19和氣候變化一樣是跨國威脅,僅僅考慮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成功的關鍵還在於與他人一起學習分享權力的重要性。當每個國家都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COVID-19提醒我們必須重新調整戰略以適應新世界。
可能變化七:COVID-19創造新贏家
一如既往,COVID-19危機下將產生新贏家,這場危機將有機會啟動重新洗牌。COVID-19將繼續壓低經濟活動並加劇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從長遠來看,COVID-19大流行可能會大大降低全球經濟的生產能力,尤其是在企業關閉和勞動力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有能力掌握風險並協助發展中國家和其他經濟脆弱國家渡過這波危機者,代表影響力巨大。反觀來看,國家無法承受巨大壓力,導致國家內部和各國家之間的關係不穩定和產生廣泛衝突。
可能變化八:全球供應鏈和分銷網絡一個嶄新的舞台
COVID對世界金融和經濟體系的根本產生嚴重衝擊,認知到全球供應鏈和網絡分銷極易受到破壞。因此,冠狀病毒大流行不僅將產生長期的經濟影響,而且將帶來更根本的變化。全球化使公司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生產,並將產品及時交付市場,從而避免了倉儲成本。然而,疫情導致庫存過高而被認為市場失靈,因此供應者必須更細心重新規劃貨物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和物流運輸。公司對即時模式和全球分散的生產持保守態度,可能是全球資本主義進入新階段,就是供應鏈離家更近了,對多餘的冗餘防呆以防止未來的破壞。這可能會削減公司的短期利潤,但會使整個系統更具彈性。
可能變化九:政府將重心轉向內部重建
至少在未來幾年內,COVID危機導致許多政府將管理重心轉向內部,專注於本國境內發生的事情,而較不關於本國之外發生的事情。鑑於供應鏈的脆弱性,可能將朝著選擇性的自給自足,例如英脫歐或歐盟可能更分崩離析。對於,吸引移民政策趨緩,政府考慮將資源集中於家庭及企業紓困與重振經濟,降低了解決區域或全球問題(包括氣候變化)的意願或承諾。更不利於弱勢或貧窮國家,從疫情中很難恢復。這場危機可能會加劇中美關係的持續惡化和歐盟弱化。從積極面看,看到全球對公共衛生治理強化了。
可能變化十:全世界經濟惡化 短期難以回復
世界各國政府為了防止經濟下滑,都在積極地大量印鈔票救經濟,然而此舉卻可能導致國家債務增加,最終造成經濟陷入長期低增長的狀態,就像日本經歷「消失的20年」。新冠病毒所引發的「國與國之間的隔離」,遠比大家想像的要嚴重,全球經貿秩序的結構性改變速度比預期要快得多。在疫情不斷打擊經濟之下,眾多企業宣布縮減人力而出現新一波裁員潮,尤其是旅遊業、電影娛樂業及航空業。尤其,當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糧食危機惡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至今尚未有止息跡象,封城防疫措施打亂全球供應鏈,加上貿易紛爭影響糧食運輸,使得全球糧食危機更惡化。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WFP)首席經濟學家胡珊(Arif Husain)指出,疫情造成缺糧人口倍增,由2019年的1.35億人暴增至2.7億人。但貿易保護主義、食物運輸或供應中斷,再加上工作機會流失,引發財務危機並削弱民眾的購買力,讓全球最窮困地方更多人陷入饑荒。
可能變化十一:疫情造成人類更加疏離、宅經濟崛起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20年9月8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教育中斷,可能讓未來80年的全球經濟產出減少1.5%,以美國而言,代表15.3兆美元的經濟損失。若是教育中斷延長至下一學年,損失金額將更可觀。
報告指出,學習流失將導致技能損失,擁有技能關係到生產力,雖然資源較多的階級能在學校關閉期間找到替代的學習機會,但弱勢族群在學校關閉時,也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全球政府關閉學校面對新冠肺炎病毒蔓延,OECD表示疫情影響OECD 35個會員國的學校教育,多數學生至少少上了10周的面對面課程,相當於一年學校教育的三分之一。同時,疫情造成全球經濟急速萎縮,也導致教育預算縮減的風險隨之上揚。政府將公共基金分配給衛生和社會福利,侵蝕了教育經費。此外,由於經濟疲弱和失業率躥升,民間資金也將更為稀少,皆不利教育發展。
全球政府採取抗疫措施,居家上班上課及社交距離,避免不必要的肢體接觸,降低感染風險,同時也拉遠了人類互動的溫度。因此,政府需思索新形態治理模式,企業也須調整經營模式,這將加速數位化、自動化、虛實整合的腳步。就像台灣即將成立數位發展部會,以及政府陸續推出的振興紓困方案,宜以推進企業全面數位化程度,從管理面、生產面到服務面。
可能變化十二:新冠病毒新世代誕生
COVID之後的新世代,如同千禧世代、Z世代,面臨金融危機、找不到工作、背負沉重負債等不友善環境,產生貧富差距更深。這也加重政府承擔責任,因為全球結構崩解造成新世代困境,急需政府端出正確又有力從教育到就業的成套措施來因應。
後疫情時代人才風險才是最大挑戰 。在新冠肺炎影響下,全球企業CEO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及挑戰,由於對企業供應鏈及環境變遷風險而使得人才成為最具顯著影響的威脅。根據KPMG安侯建業2020年9月14日發布「KPMG 2020年全球CEO前瞻大調查」指出,人才風險是其中成長最為顯著的挑戰,同時也帶動企業檢驗及審視其企業責任與永續經營理念。許多企業已重新擬定其人才管理策略,在動盪的時代需透過跨領域人才為企業帶來突破。在數位化年代,人才必需要結合創意、數位能力、新興科技以及不斷學習吸收的能力、環境,與企業共同創造下一個高峰。對還沉浸在產業回流、鮭魚返鄉、吸引海外人才舊思維的企業與政府,必須升級到下一階段就是得「超前部署」,面對全球既有貿易秩序加速脫鉤的挑戰,擬定新因應對策。(2128字;圖1)
參考資料:
What will the world be like after coronavirus? Four possible futures. The Conversation, 2020/3/30.
How the World Will Look After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Foreign Policy, 2020/3/20.
Coronavirus Will Change the World Permanently. Here’s How. Politico, 2020/3/19.
相關文章:
1. 全球35個國家約17億人「禁足」
2. COVID-19將改變人們使用手機的方式
3. COVID-19大流行加速『行動支付』成為新型態支付模式
4. 對抗COVID-19也牽動15項潛力科技
5.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將改變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