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共享交通面臨寒冬?軟銀取消對Tada投資計劃

瀏覽次數:383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Bo 發表於 2019年11月1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共享交通面臨寒冬?軟銀取消對Tada投資計劃

近期傳出,由軟銀主導的創投基金願景基金(The Vision Fund)將取消對南韓叫車app Tada(타다)的投資計劃。原先傳出願景基金考慮投資Tada約兩千億至三千億韓元。但是經過一年多左右的評估,同時也考量到現今計程車行業、政治環境、主管機關以及共享交通業者之間逐漸升溫的緊張關係,願景基金最終還是取消了這項共享交通的投資計劃。
 
在2018年底便傳出願景基金有意投資Tada。由於軟銀過去便有投資Uber和Grab等共享交通服務的經驗,因此在南韓開始盛行的共享交通服務自然是吸引到了願景基金的關注。除了軟銀的願景基金外,南韓的SK集團也傳出有意投資Tada。
 
Tada在2019年初完成E輪募資後,預估市值達到八千億韓元。2019年十月,Tada更宣布要在下一個年度擴大規模,從目前服務車輛1400台擴充至10,000萬台,擴充幅度達7倍之多。
 
然而,在2019年七月,正當Tada用戶突破100萬大關的同時,南韓國土交通部公布了「創新成長雙贏發展的計程車改革計劃」(Taxi System Reform Plan for Innovative Growth and Win-Win Development),該計劃除了將現行的Tada視為違法業者,同時還將徹底的打擊Tada所賴以為生的經濟命脈。首先,該法案無法保障沒有計程車和租用車執照的Tada駕駛。其次,而且也是更致命的改革,規定Tada必須每個月為每台車輛支付40萬韓元,且要買下所有旗下提供服務的車輛。這樣一來,Tada便形同傳統計程車業者,失去掉了原先的競爭優勢。這項法案的公布,勢必也會改變Tada的營運策略和擴張計劃。
 
其實,不僅是Tada面臨到了考驗,全球的共享交通服務也都面臨寒冬。先是於2018年,在Uber和Lyft最盛行的城市紐約通過了一項法案,控制共享交通車輛的總數上限,同時保障司機的收入符合最低法定工資。此外,該案還增加了一項非載客時間比例上限,引發Uber和Lyft齊聲反彈。
 
另外,在2019年五月,英美兩地的Uber司機串連發起大罷工,抗議Uber降低了司機的分潤。到了2019年七月,Uber則發動了一連串的裁員決策,約莫裁去共一千多名員工。
 
據知,南韓在2019年的下半年之中沒有任何一筆創投資金投注於共享交通服務,主要是因為共享交通服務面臨到日趨嚴峻的交通業規範以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進一步導致共享交通的創業者看淡前景而不敢創業。
 
或許對南韓提出共享交通政策,願景基金不買單而決定放棄對Tada的投資計劃。但願景基金的發起人,同時也是日本軟銀集團的創辦人孫正義一直以來便相當看好共享經濟的潛力,持續投資以共享經濟為理念的新創企業,過去便投資了Uber、新加坡的Grab以及中國滴滴等共享交通服務,近期還投巨資於共享辦公空間WeWork,卻遭到質疑。
 
目前,各國對於共享交通的法令政策,由寬鬆走向緊縮,陸續還會端出制約性的法令出來,換句話說,新市場的發展初期,政府推出對業者有利的政策,自然而然會吸引有興趣的企業進入,但當市場漸趨成熟時,就是改以消費者眾人較有利的保護法令進行調整。所以,不論新創企業、汽車製造廠或汽車共享平台經營商,皆要觀察各國家的開放態度而進行運營調整。 (857字)
 
 
參考資料:
Masayoshi Son's Vision Fund Gives Up Investment in Tada. BusinessKorea, 2019/10/31.
No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in Mobility Startups Since July. BusinessKorea, 2019/10/30.
Uber 內部信公布再裁員 350 人!三個月內已炒上千人。INSIDE,2019/10/16。
Uber派遣多元化計程車,華麗糖衣下包裹的仍是毒藥。關鍵評論網,2019/10/5。
Uber to limit drivers' app access to comply with NYC regulation. Reuters, 2019/9/17.
不滿「共享」壓榨運將:英美Uber司機跨國串聯大罷工。轉角國際,2019/5/8。


相關文章:
1.優步目標於2023年推出空中計程車的共享服務
2.Taisei和SoftBank合作開發5G遠端操控無人駕駛挖土機
3.SoftBank提供GNSS服務給自動駕駛車、農業機械
4.軟銀又加碼優步,鎖定運輸服務市場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