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國境外的NPE訴訟分析,中國大陸是下一個NPE專利訴訟戰場?

瀏覽次數:466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7年11月2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1、美國境外NPE勝訴率
資料來源:
Darts-ip, 2017
 
根據美國智慧財產權案例統計公司Darts-ip發布NPE(Non-Practicing Entity)報告,統計近5年來美國境外的訴訟案件,美國境內則統計了所有的起訴案,美國境外的訴訟案件僅統計了已經宣布聽證會或做出裁決的案件
 
報告討論了美國境外的NPE活動,包括NPE訴訟案件的增長速度、受理法院、專利權人勝訴率、涉及的產業以及對企業的影響。
 
近5年來,2015年除外,NPE在美國境外的勝訴率更高(圖1),但從71%降至54%;NPE在美國境內的勝訴率從65%降至44%,美國不斷變化的專利改革導致了這種現象。例如,2013年,美國27個州制定了遏制專利蟑螂相關立法,旨在懲罰惡意專利訴訟。此外,美國境外如德國等兩院制國家專利權人的勝訴率通常較高。
 

圖2、近5年來美國境外的NPE訴訟案件量
資料來源:
Darts-ip, 2017
 
一、美國境外NPE專利訴訟案件統計
 
5年來美國境外的NPE訴訟案件量增加了250多起(如圖2)。雖然相比美國提交的12,000多起訴訟案仍非常少,3/4左右的美國境外NPE訴訟發生在2015年和2016年;此外,美國境外的訴訟案件僅統計了已經宣布聽證會或做出裁決的案件,而美國境內則統計了所有的起訴案,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在法庭之外調解解決的案件。
 
如圖3所示,德國、法國和日本是美國境外NPE訴訟案件量最多的國家。其中,德國案件量遠超其他國家。


圖3、德國、法國和日本是美國境外NPE訴訟案件量最多的國家
資料來源:
Darts-ip, 2017
 
因為對專利權人來說,德國、中國有兩點特別具吸引力的地方:
  • 首先,德國是一個兩院制的國家,即侵權和專利的有效性在兩個不同的法院分別裁決。若專利權人向地方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為了質疑專利的有效性,被控方必須向德國聯邦專利法院提交無效訴訟。但是,如果地方法院法官判定侵權,那麼在專利的有效性裁決前,專利權人通常也會獲得禁令。該制度對專利權人更友好;
  • 從統計數據來看,德國及中國在侵權案件中判定專利權人勝訴的比例最高。德國專利權人的勝訴率為52%,中國為58%(見圖4)。
  • 因此,儘管中國目前NPE訴訟案件數量很少,但基於對專利權人友善的制度,預測中國可能是下一個NPE訴訟的重點區域。

圖4. 各國法院對專利權人勝訴的比率
資料來源:
Darts-ip, 2017

 二、美國境外NPE訴訟案件受理法院統計 
 
目前,美國境外受理NPE訴訟案件數量排名前十的法院,如表1,得知前三名都在德國,中國深市中級法院也入列。
 
表1、美國境外受理NPE訴訟案件數量排名前十的法院

 
 三、哪些技術和產業是美國境外NPE的目標 
美國境外NPE訴訟案件涉及最多的產業為電信、行動通信和計算機技術。這與美國境內類似。
 
 表2、美國境外NPE的目標產業

 
其中,德國、法國和中國在電子產業的專利權人勝訴率要高於生命科學、機械與化學產業(如圖5)。

圖5、美國境外NPE訴訟專利權人勝訴率—依各行業
資料來源:
Darts-ip, 2017
 
 四、美國境外的主要NPE被告人 
 
美國境內和境外的主要NPE被告都是高科技公司(表2)。在美國前10的NPE被告人中有一半在美國境外也是主要的NPE被告。在美國境外,被NPE起訴最多的公司包括華為、諾基亞、中興、沃達豐、谷歌和德國電信。
 
表2、美國境內和境外的主要NPE被告
 

iKnow觀點
專利已成為一個企業運營之一環,專利訴訟糾紛也成為全球性議題,美國的專利改革和新專利法案使NPE引起的專利訴訟減少,可能會促使NPE轉向美國以外的區域。尤其,專利與產業市場彼此是連動關係,市場所在也是專利佈局所在,由此可見,中國市場正在崛起是一個不爭的事實。(1198字;圖5)
 
 
參考資料:
The Rise of Non-Practicing Entity (NPE) Case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Darts-ip, 2017/3/15.
 

本站相關文章:
1.
 2015年NPE專利訴訟比率 高達近70%
2.專利訴訟費用負擔大逆轉 對抗NPE新利器浮現?
3.【工業4.0專利情報】:(二)NPE專利訴訟案觀察
4. 美國法院專利訴訟統計 2016年達4537案件 ASUS、HTC、華為進入Top15
5.美國會推出新法案 遏止專利訴訟挑選法院風氣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