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COVID-19也牽動15項潛力科技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 May 發表於 2020年3月17日
圖、對抗COVID-19也牽動15項潛力科技
隨著COVID-19爆發而且病毒成為未來流行的常態,不僅消費型態必然有大改變,同時拉動具潛力科技正成為人類的幫手,許多新興科技也被證實具備市場發展潛力。以下是COVID-19疫情發展,而值得深究的科技與技術。
1. AI可辨識、追蹤與預測疫情爆發
加拿大一家新創公司BlueDot,通過使用AI追踪COVID-19風險,並預測疫情爆發的可能性。
2. AI可幫助診斷病毒
人工智慧公司Infervision推出了一種冠狀病毒AI解決方案,可幫助一線醫療工作人員有效地檢測和監測疾病。該解決方案提高了CT診斷速度。此外,阿里巴巴建構一個AI驅動的診斷系統,並聲稱可在幾秒鐘內準確診斷出該病毒。
3. 區塊鏈平台可處理醫療保險索賠
螞蟻金服提供的區塊鏈平台,以協助加快保險理賠流程並減少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的面對面交流。
4. 無人機可傳送醫療物資
在疾病暴發期間將醫療用品運送到需要的地方的最安全,最快的方法之一是無人機運送。Terra Drone正在使用其無人機在中國新昌縣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醫院之間運送醫療樣品和檢疫材料。
5. 機器人可消毒、運送食物和補給品等風險任務
Blue Ocean Robotics的UVD機器人會自動使用紫外線殺死細菌和病毒。在中國,普渡科技公司將餐飲業的機器人部署到中國40多家醫院。
6. AI可以縮短藥物開發
谷歌的DeepMind部門利用其最新的AI演算法和運算能力來了解可能構成COVID-19的蛋白質,並發布了發現結果以幫助其他公司開發治療藥物。 BenevolentAI使用AI系統來製造可以對抗世界上最嚴峻疾病的藥物,現在正應用在支持治療冠狀病毒的工作。
7. 先進織物提供醫療面罩保護
以色列新創公司Sonovia等公司,採用金屬氧化物奈米粒子製成的面罩,幫助醫療體系對抗受到病毒感染的風險。
8. AI可辨識健康或被感染的個體
中國先進的監視系統SenseTime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和溫度檢測軟體來辨識可能發燒且更可能感染病毒的人。
9. 聊天機器人(語音助理)提供疫情共享
聊天機器人提供旅行者隨時了解最新的旅行情況和COVID-19帶來的風險。
10. 超級電腦正在研究疫苗
研究人員正在使用騰訊、滴滴和華為等幾家主要科技公司的雲端運算資源和超級計算機來快速追踪COVID-19病毒的治療方法或疫苗的開發。
11. 遠距教學提供師生不受校園關閉
受到疫情導致學校停課,將帶來在家中線上學習的商機,同時也帶來平板電腦需求。
12. 遠距醫療進行虛擬看病與照護
虛擬醫療模式可讓更多人生活恢復正常,且不再擔心無處看病的問題。同時,解決疫情期間醫護短缺及醫療成本。美國遠距醫療公司Amwell和Teladoc正在宣傳可與冠狀病毒相關病患進行約診。XRHealth公司將為以色列Sheba醫療中心提供VR頭戴式裝置,讓醫生能夠遠程監視COVID-19病人,並與患者透過使用VR走入他們的房間進行虛擬診斷。
13. AR/VR帶給居家隔離者娛樂及運動機會
透過電視機或電腦提供AR/VR遊戲,帶給無法外出者娛樂及運動機會。
14. 5G通訊技術加速解決疫情
5G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上述提及AI、大數據分析、遠距醫療等將對抗新冠肺炎傳染性疾病氾濫時,能協助醫院更快、更即時地照顧到偏鄉病患的醫療需求,爭取更多診治時間,也減少資源的浪費。
15. 3D列印可協助供應更多醫療短缺用品
3D列印製品通常較軟而有彈性,形狀也更多種多樣。SmileDirectClub(SDC)是美國最大的3D列印製造商之一,已經開放了生產設施,還捐贈了3D列印原料,以此擴大口罩和呼吸器閥門等醫療。(754字)
參考資料:
Coronavirus: How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Used To Fight The Pandemic. Forbes,2020/3/13
COVID-19帶動遠距教學及iPad與平板電腦之需求加速。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2020/3/16。
遠距醫療隨著COVID-19疫情而受到採用。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2020/3/9。
相關文章:
1. COVID-19將對全球科技產業2020年整年造成下行風險
2. COVID-19疫情示警科技業積極轉向自動化與機器人製造
3. IDC:COVID-19疫情影響2020台灣ICT硬體市場面臨挑戰,五大市場浮現發展機會
4. 未來技術:改變世界的22種創意
5.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20年十大突破性技術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