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5G電信設備市場,三星電子有機會超越華為了嗎?

瀏覽次數:914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張小玫、何思穎 發表於 2019年10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三星電子已成為5G的重要參與者了嗎?

三星電子已成為全球5G電信設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了嗎?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三星電子從2018 Q4到2019 Q1的市佔率為37%,其次依序為華為(28%)、愛立信(27%)和諾基亞(8%)。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整個電信設備市場(1G至4G),華為以31%的市佔率名列第一,三星電子僅佔6.6%。
 
過去,三星電子在電信設備市場一直處於劣勢,不及諾基亞、愛立信及華為。但憑藉南韓政府積極對5G技術的大量投資,還有美國對中國華為及中興的制裁、美國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要求盟國不要引進華為的5G設備,因而使三星扭轉局勢而有機會從5G市場受益。
 
南韓政府積極推動5G,使得南韓三家電信運營商(SKT、KT及LG U+)於2019年4月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5G商轉。三星電子在南韓電信設備市場排名第一,同時也取得美國電信商Verizon、AT&T和Sprint簽署了提供5G設備的合約。還有,三星也與日本兩家行動運營商NTT DoCoMo和KDDI簽署價值20億美元的5G電信設備。
 
三星已使用3.5 GHz頻譜在南韓5G市場中部署了5G巨量天線(Massive MIMO Unit;MMU)及無線基地台。三星表示,其MMU的一個關鍵特性是它們是業內最小巧且重量最輕的MMU,可確保在最小化改動的情況下,就可輕鬆將它們安裝在運營商的現有行動通信基地台。
 
三星利用本身一條龍生產所有的產品(包括網路設備、晶片組和智慧手機)的優勢,使得能站穩5G市場。因此,三星電子設立2020年目標,達成全球總體設備市場挑戰20%市佔率。
 
隨著5G服務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推出,電信設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恐怕將更加激烈。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BIS分析,明年全球5G市場預計將達到378億美元。
 
華為以5G基地台及波束成形技術優勢領先
 
華為宣稱已在全球簽署了50多件5G設備合約,包括東協、非洲、歐洲地區的合約,並且5G基地台已經出貨超過20萬個,計畫今年出貨將超過60萬個基地台,預計明年年底之前出貨超過150萬個。據報導,華為正與南韓三大行動電信商討論5G獨立(SA)設備的供應。
 
另外兩家5G設備競爭大廠,諾基亞及愛立信,截至2019年7月,諾基亞表示已獲得45份類似5G設備的商業合約,據悉愛立信已獲得24份此類運營商合約。其中許多是與美國和歐洲的運營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的出貨大多數以基地台為主,且都部署在3.5 GHz頻段內。該頻段充分利用了新興的巨量天線(massive MIMO)技術進行5G覆蓋。巨量天線設備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優勢使該頻率範圍能夠達到1.8 / 2.1 GHz的覆蓋範圍,然而除了已經用於3G和4G覆蓋的天線之外,這還需要5G新天線。
 
結語
 
在美中貿易戰未解情況下,三星電子有機會縮減與華為之間5G設備市佔率的差距。其實,5G商業應用的價值遠高於基礎設備的佈建,或許以中國廣大市場作為後盾,華為似乎又略勝一籌。(1098字;圖1)
 
 
參考資料:
Samsung Electronics Emerges as No. 1 Player in 5G Telecom Equipment Market. Business Korea,2019/10/2
Samsung Electronics to Supply US$2 Bil. Worth of 5G Network Equipment to Japan's KDDI.
Business Korea, 2019/10/1
Who's Leading the Way in 5G Deployment. EET Asia, 2019/9/18.
Dell'Oro報告:https://www.delloro.com/market-research/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mobile-radio-access-network/


相關文章:
1.美國發展6G作為產業長期戰略
2.美國竟有1億人無法使用寬頻網路,5G將改變這情況
3.印度5G發展的困境與未來
4.日本5G基地台搭上『紅綠燈』、節省建置成本
5.華為事件後,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版圖出現變化,三星從6.6%跳升3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