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生成式AI專利戰國群雄誌

瀏覽次數:164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陳家駿 許正乾 發表於 2024年7月30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生成式AI專利戰國群雄誌
 
本文擬從宏觀角度,看一下這幾年來自從人工智慧(AI)大爆發後,與AI(當然包含生成式AI,以下稱GenAI)相關專利在全球佈局的統計,以了解全世界上哪些公司是該領域的霸主,畢竟專利是反應科技競爭優勢的表徵。尤其是OpenAI的ChatGPT在2022年11月發布後,許多人將其描述為「iPhone時刻」。全球大肆使用GenAI,因為OpenAI平台能讓使用者,更易於造訪先進的生成式AI的諸多應用程式,而這些應用程式都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LM)。

一、AI的變革轉型
自OpenAI的ChatGPT爆紅以來,這項技術已顯示出其突破性。GenAI改變人們的文化以及企業經營方式,業者正尋找整合方法,將其用來解決業務問題並降低成本。由於AI幾乎可改變工作或生活的各方面,已成為影響社會最重要的議題之一。這一領域涵蓋電腦科學、工業、醫學、金融和農業等領域一系列應用。

AI是基於大數據集上訓練電腦處理或「消化」數據的過程,使電腦能模仿人類推理的方式,進行預測和解決問題。機器學習、人工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是支撐AI的一些基礎技術。全世界正朝這個方向發展,也導致各公司努力爭奪該領域的專利空間,以獲取技術或商業上的排他性。在過去五年中AI領域的專利數量不斷成長,美國已提交超過50萬件AI相關的專利申請。以下茲以AI Patent 100™ 、IFI Claims和WIPO發布,針對AI和GenAI之專利數據分析,以了解行業中戰國群雄的生態。


二、AI Patent 100™
AI相關美國專利排名
由Harrity Patent Analytics開發之AI Patent 100™,是IP智財產業的重要資源,提供AI相關技術資訊與全球領先組織的專利見解和競爭情報,其將每年獲得AI相關美國專利的前100名公司、組織和大學做年度彙編。在過去五年中,美國專利申請名列榜首的仍是IBM,而非大家看好AI領域知名之微軟、GoogleOpenAI、或其他像Apple或Meta等公司。

基於2023年頒發的AI美國專利(非僅指GenAI),於AI Patent 100™ 中排名前10名公司為:IBM、Alphabet、Samsung、Amazon、Microsoft、Capital One、Intel、豐田汽車、Adobe、百度等,而最近火紅的NVIDIA與META都擠不進前10名。第11至20名則為:美國銀行BOA、LG、Dell、NVIDIA、甲骨文、Sony、Siemens、Qualcomm、Salesforce、META,令人意外的是,大名鼎鼎的Apple竟然甚至掉到25名。

根據以上發佈之專利前100名榜單分析,IBM在2023年獲得美國的1,211項AI專利,領先群雄位居榜首,其次是Google獲得870項專利(落後IBM約300項),排名第三的三星有750項、第四名亞馬遜541項和微軟527項。榜單中其他領先的包括銀行、保險公司、零售商以及汽車、電信、醫療設備和技術公司,例如排第6到10名的Capitol One 384項、Intel 313項、Toyota 277項、Adobe 266項、百度263項;至於NVIDIA排第14名182項、Qualcomm排第18名173項、META排第20名152項。

如將焦點從2023年,擴展到迄今計算所有與AI相關的專利時,IBM仍然以擁有近7,000項專利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四家公司依然是Google擁有近5,000項AI專利、微軟約4,400項、三星約3,400項、亞馬遜近3,200項,而英特爾也名列前茅排名第六,擁有約1,650項專利。換個角度,如按專利案件類型劃分之美國案件前十大受讓人中,依序是IBM、微軟、三星、Alphabet、Sony、Intel、Canon、Apple、Oracle、Hitachi。


發揮排他效力之的硬頸專利
根據Harrity報告,Google和微軟是擁有所涵蓋之「關鍵技術或方法」中最多專利,報告發現,當涉及可能導致他人申請被核駁的專利時,Google和微軟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145和1,068項專利。其次是亞馬遜、IBM和三星,這些公司的數量在600左右。

三、IFI洞察:生成式AI的專利場景
IFI CLAIMS關於生成式AI專利數據分析
因為專利是評估新興技術領域中,可能勝利者的重要指標,專門研究專利數據的數位科學公司(IFI CLAIMS),其對於最新趨勢之GenAI領域的發明進行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專利專業人士通常使用已建立的既定分類系統,來細化搜索特定技術內的數據。像IFI CLAIMS創造一個系統,來識別AI和生成式AI相關專利申請。該公司指出,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這些專利分類需要時間才能建立和改進,而專利編碼系統往往落後於最先進(state-of-the-art)的技術;因此,它們被分配至更一般的分類,IFI CLAIMS目前正使用技術為GenAI定制一個查詢。隨著時間的推移分類將會擴大。

下一代AI – AI 2.0 GenAI
GenAI不僅能經過訓練來識別模式,而且還具有類似人類般的能力來自己生成內容,不論是文字、圖片還是視頻或其他內容。根據IFI CLAIMS分析,在AI相關專利中,超過五分之一涉及GenAI,也就是GenAI專利約佔AI領域所有專利的22%。此類技術集中於生成對抗網絡(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機器學習的一種)、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預訓練轉換模型(GP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s)的神經網絡模型,其中Transformer正是GPT背後的關鍵技術,也是GenAI的同義詞。
 


 
為GenAI奠定基礎的專利技術領域
IFI CLAIMS指出,雖然發明之內涵通常很新穎,但本質上並非是一個全新的事物,任何發明都建立在先前的專利和技術架構之上,GenAI在這一點上也不例外 [1]。多年來,許多AI相關的底層技術已被創造和改進,直到它們開始以某種方式融合,形成一種可以自行創造新主題的技術基礎架構,例如模型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和影像辨識,都是任何種類的AI(尤其是GenAI)技術所組成。該研究還深入探討企業追求創新的重點,例如正在開發之GenAI的類別和型態。許多公司都專注於一名為「基於生物模型的運算安排」(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子類別的研究,這研究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根據IFI CLAIMS的分析,這項技術多年來一直在快速成長。

像生命科學中,從分子層次到整個有機體(以及支持它的系統),需要大量的數據和運算能力。這種生物技術有助於推動醫學、生態學、微生物學和病毒學領域的發展。例如,創造一個虛擬心臟來預測心血管疾病的序列,或是繪製像COVID-19這樣的傳染病地圖,然後預測疫苗接種率的結果,對社會有極大的利處,但該專利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深度學習,特別是卷積式類神經網路 (CNN),可以幫助機器像人類一樣查看影像,使得該專利成為GenAI的基石。
 

生成式AI領域的主要專利申請人
在過去幾年中GenAI專利申請的趨勢顯示,這項新興技術正蓄勢待發。IFI CLAIMS表示,GenAI相關專利的數量正迅速增加,過去五年中,GenAI領域的專利獲准授予數量,以16%的複合年均率(compound annual rate)成長,而該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即企業追逐熱門技術的最佳指標)則以31%的速度成長。

在美國專利方面,GenAI專利申請最多之前三名中,科技巨頭IBM這次在這波AI熱潮中仍拔得頭籌,以擁有1,591項AI相關專利申請領先群雄 [2],而排名第二的Google則為1000多件(但IBM數量比Google還多出三分之一),再來是微軟和三星(三星過去二年中,在大多數美國獲頒專利中都名列前茅),各有超過500件的申請,緊接其後的Intel、Adobe、Capitol One、中國的百度,以及DeepMind,各都是以超過300件分列第五到第九名。

然而,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公司,並非GenAI專利申請的前十名之一,甚至沒有擠進入榜單前25名內。事實上,IFI CLAIMS發現OpenAI不到五項專利,這對於一個以知識和技術為基礎的企業來說,確實令人驚訝。不過,IFI CLAIMS表示,OpenAI可能有更多尚未公開的申請文件,因為專利申請需要18個月才能公佈,因此,這並不代表OpenAI的專利申請量較少。又或者OpenAI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依賴於透過營業秘密,來保護其專有技術和模型秘密,而不是以需要公開的專利來保護其智財權。

GenAI專利的基礎技術,多半涉及人工神經網路的轉換(Transformer)架構有關,這些技術已被許多其他公司開發和使用。例如,當搜尋GPT技術時,會明確發現IBM、Google、Microsoft、Salesforce和Adobe等公司的相關專利。IFI CLAIMS表示,專利是創新的一種衡量標準,也是研究強度的指標之一,但並非所有的公司都注重為其創新取得專利保護,也並非所有專利申請都會獲證。此外,更無法保證獲准專利之發明,在商業上成為具備特別功能而被市場接受之產品。

 
生成式AI領域專利的領先申請人
按公司劃分的生成式AI相關技術領域專利申請

GenAI專利產生者
值得注意的是:IBM擁有最多專利,其生成式AI專利涵蓋四個基本類型:圖形影像、語音、文字和視訊,Google和三星的專利亦然,而其他公司則專注於特定的功能。相較之下,NVIDIA的專利請求保護的範圍相對較窄,其專利範圍集中在影像和視訊方面,Apple的專利則僅集中在語音單一個領域。

隨著AI科技的進步,如何處理那些由AI本身所產生的發明,這是重大問題之一。舉例來說,生成式AI正在協助人類,從電池到藥物,搜尋各種可能的新材料和配方,但法律尚未確定如何對待AI自己所產生的發明,而且大多數智財權保護的形式,都要求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作品。


四、WIPO世界專利趨勢報告排名
以上的統計美國的部分,另外,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公布2024年WIPO專利趨勢報告,提供有關GenAI領域專利活動的觀察,其建立在2019年WIPO人工智慧技術趨勢報告的基礎上。目的是揭示當前技術發展的現狀、動態變化以及生成式AI技術預期將被使用的應用領域,並識別主要的研究國家、公司和組織。

WIPO指出,在ChatGPT問世前,自2017年以來GenAI的專利家族即顯著增加。而其崛起主要由三個因素推動:更強大的電腦、大量數據集作為訓練數據來源,以及改進的AI機器學習演算法,像轉換模型架構(transformer architecture)在LLM中的發展,顯著推動生成式AI的進步,使得在許多不同領域開發更複雜的應用將成為可能。

WIPO統計,在過去10年中,GenAI的專利家族數量,從2014年的733件增加到2023年的超過14,000件。自2017年引入轉換模型以來,這種深度神經網絡架構就成為GenAI同義的大型語言模型的基礎,生成式AI專利數量增加超過800%。在2023年,就有超過25%的生成式AI專利,和超過45%的GenAI科學論文發表。

哪些企業或機構擁有最多GenAI專利?WIPO指出,全球前十名中國就包辦六名,全世界前五名依序為:騰訊、平安保險、百度、中國科學院、IBM。騰訊、平安和百度,擁有全世界最多的GenAI專利。騰訊計劃將GenAI功能添加到其產品中,如微信,以改善使用者體驗;平安專注於GenAI模型在核保和風險評估中的應用;百度是GenAI的早期參與者,最近推出基於LLM的AI聊天機器人ERNIE 4.0;第四名的中國科學院是前十名排名中唯一的研究機構;第六名的阿里巴巴和第九名字節跳動,是前十名中的其他中國公司。

IBM排第五名、Alphabet/Google排第八名、微軟排第十名,是擁有最多GenAI專利的美國公司。IBM開發一個GenAI平台Watsonx,使企業客戶能快速部署和客制化LLM,並重點關注數據安全和合規性;Alphabet/Google的AI部門DeepMind最近發布其最新的LLM模型Gemini,該模型正逐步整合到Alphabet/Google的產品和服務中;微軟是GenAI的另一個主要參與者,也是OpenAI的投資者;而OpenAI最近才提交其第一批GenAI專利。此外,前十名中,尚有來自韓國的電子巨頭三星電子排第七名。(4118字;圖5)


作者資訊:
陳家駿律師  台灣資訊智慧財產權協會理事長 

許正乾執行長  因子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1] IFI CLAIMS專利服務執行長Ronald Kratz 表示:「雖然生成式AI對世界來說似乎很新鮮,但專利申請表明,圍繞這種AI形式的技術已發展一段時間。Kratz謂:「對於任何強大的新興技術,專利都是哪些公司將在未來佔據主導地位的有力指標。」
[2] IBM長期投入研發,三十年來就專利獲准數量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是全球專利智財權領航者。然而到了2020年,這家科技巨頭表示,其將不再追求專利領先地位,而將專注於關鍵領域,對其專利策略採取更有選擇性的方法,而不是為其所有發明都申請專利,而AI被標記為這些創新領域之關鍵之一。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