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英特爾與台積電詭譎競合的糾纏關係  剪不斷理還亂

瀏覽次數:165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1年12月1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英特爾與台積電詭譎競合的糾纏關係  剪不斷理還亂
 
2021年以來英特爾(Intel)動作不斷,不但對美國官方的補助政策據理力爭,希望能排除外商,來爭取此波美國對於半導體行業祭出罕見520億美元的補助,甚至不惜發表台灣並不安全的言論,另外英特爾在公司策略上的布局也相當積極,除了宣布委外代工、重返晶圓代工業務的雙主軸,也提出IDM 2.0的概念之外,爾後英特爾更重新命名其製程節點,讓外界更容易藉此與其他晶圓代工廠的技術進展做比較,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奈米製程,該公司也因為後續將進入半導體的埃米時代,將未來推出部分製程節點以埃米命名,上述動作皆直指台積電而來。
 
不過另一方面,2021年12月中旬英特爾執行長又訪台,指出台積電所獲得的成就相當了不起,將深化與其的合作關係;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讓市場相當困惑。
 
英特爾主打美國供應鏈保護主義  也企圖重回最具影響力之半導體廠地位 
 
以全球IC月產能分布來說,台灣依舊位居首位,其次依序為韓、日、中、美、歐,也因近十年來美國大量將生產基地不斷往亞洲地區移動,亦造成美國半導體製造的產能與歐洲同為末段班,故此次在疫情、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異動等環境變化下,使得美國藉由龐大資金的獎助,期望能重拾美國製造、鞏固美國在全球半導體領導的地位。
 
而為了快速能在美國當地建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美方也於2019~2020年開始邀請台積電赴美設置12吋晶圓廠,2020年5月台積電終於正式宣布將於2024年在美國量產5奈米製程,而三星(Samsung)近期也宣布將投資170億美元赴美設置新廠;然而此局面對於英特爾來說,等同將分食其美方的補助款,因而英特爾近期主打美國供應鏈保護主義,期望當地政府補貼對象僅以本國業者為主,並排除外商,亦意圖宣示英特爾會重回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半導體廠,此動作直指台積電的意謂濃厚。
 
然而英特爾實質上需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奧援  來支撐其產品競爭力
 
雖然英特爾對於台積電的競爭或叫陣從未停止,但實質上其GPFA、GPU、CPU等產品確實需要台積電先進製程代工,畢竟英特爾現階段面臨來自於AMD對其PC與伺服器產品線的全面競爭,況且2021年Intel 4的量產等同僅有7奈米製程的能力,即便到2023年進入Intel 3的階段,也僅有7奈米強化版的水準,此與台積電3奈米製程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025年進入2奈米世代有相當的差距。在此情況下,英特爾實質上需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奧援來支撐其產品競爭力,此也是此番英特爾執行長來台找台積電洽談未來3奈米訂單的緣故。
 
英特爾對台積電祭出既競爭又合作的策略  此情勢將延續一段時間
 
整體而言,各國對於半導體祭出近年來少見的獎勵扶植,資源分配問題已牽動半導體大廠的布局,更何況英特爾亟欲自台積電手中搶回先進製程龍頭的地位,但短期內又處於落後態勢,仍需仰賴台積電的協助,皆使得英特爾與台積電呈現詭譎競合的糾纏關係,此情勢將延續一段時間。
 
畢竟以台積電技術藍圖來看,英特爾短期內要追趕上,仍有相當的門檻與難度,反觀台積電製程規劃的高實現性、優異的製造技術、與客戶不具備競爭關係等優勢,將在未來持續為公司吸納更多訂單。(1350字;圖1)


作者: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強勢回應英特爾要3奈米專線 台積電:先付訂金。工商時報,2021/12/15。
英特爾敲產能  封測廠沾光。經濟日報,2021/12/15。
英特爾與台廠的競合關係。經濟日報,2021/12/15。
基辛格旋風訪台  深化與台積合作。經濟日報,2021/12/15。


相關文章:
1. 美日兩國半導體振興法案 國家激勵及補貼可擴及外國公司?
2. 英特爾中國擴產計畫受到美國政府阻攔
3. 英特爾未來10年在歐投資800億歐元 預估半導體將佔汽車製造BOM總成本20%以上
4. 英特爾IDM 2.0將採取自家研發與外部代工雙平行戰略,突破產能限制與技術落後的窘境
5. 英特爾調整2025年製程和封裝技術藍圖──拋棄節點命名、採用兩大開創性技術
6. 英特爾計劃在美國設立大型晶圓廠,爭取更多補助並縮小與台積電落差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