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中國:韓企從中國轉往東南亞而非回流韓國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 May 發佈於 2020年10月22日
圖、撤離中國:韓企從中國轉往東南亞而非回流韓國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越來越多的非中國企業選擇遷往東南亞。其中,很多韓國企業也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而不是回流韓國。
根據韓國產業經濟貿易研究院(Korea 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de)、韓國工商商會(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和中國韓國商會(Korea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2020年第三季進行調查,有14.1%在中國的韓國企業認為勞動力成本是最大的困難,而在上一季的調查中,該比例為6.1%。在第三季調查中,將中國本地需求下降(29.1%)和出口不振(19.7%)歸因於COVID-19疫情比例也有所下降。
根據韓國經濟財政部(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和產業通商資源部(Ministry of Trade, Industry and Energy)的統計,2014年至2020年7月期間,只有77家企業選擇回到韓國,其中僅44家企業目前仍在韓國營運工廠。事實上,回流韓國的公司並沒有因此增加。
此外,全球企業紛紛移入東南亞地區,越來越多的韓國企業在東南亞開展業務。其中,勞動力成本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的越南,還有越南的地理優勢,加速迅速崛起,許多全球企業和供應商也陸續從中國遷往越南。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2019年韓國工廠工人的月薪平均為3405美元。比2018年越南勞工薪資高出13倍以上,也比2016年中國勞工高出4倍。從2018年製造業工人的平均月薪資來比較,韓國為3499美元,日本為2685美元,德國為5526美元。其實,韓國的勞動力成本並不低,所以對於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來說,撤離中國並不具吸引力。
韓國政府正積極鼓勵韓國企業從中國遷回韓國,擔憂過度依賴在中國設立製造基地的風險,但即使是在疫情和美中貿易關係緊張之際,成效仍然有限。自2013年韓國推出U-Turn法案以來,為遏制海外生產浪潮上升,但數千家在中國有關聯的韓企業,只有80家企業選擇將部分業務遷回韓國。即便2020年初時,韓國政府擴大了對服務業和IT企業的回流補貼,但吸引力似乎有限。
韓國大型企業方面,三星在縮減在中國生產、同時增加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業務。三星擴大了在越南和印度的智慧手機工廠,同時關閉了在中國的部分消費電器業務。現代汽車也在越南增設了汽車生產線,同時暫停了北京的一條生產線。
根據韓國中小企業聯合會的研究員Bae Ho-young表示,由於韓國僵化的勞動力市場、較高的雇傭成本和嚴格的環保法規,使企業在韓國生產窒礙重重。文在寅總統推行提高最低工資、縮短工作時間、增加雇傭正式工人的政策,也引來的提高了經營成本、不利於新增就業的批評。同時,在中國的韓企擔憂喪失中國經濟正從COVID-19疫後復甦的商機。因此,經濟學教授Sung Won Sohn表示,韓國做為生產地的成本高,因而建議韓國企業必須留在中國及東南亞,以保持競爭力,維持在市場佔有率。(887字;圖1)
參考資料:
South Korean Companies Relocating from China to Southeast Asia Instead of South Korea. Business Korea, 2020/10/19.
South Korean Firms Reluctant to Bring Production Back From China. Bloomberg Quint, 2020/10/6.
相關文章:
1. 撤離中國:三星電子逐漸移出、美製造業持續擴產
2. 外國製造業如何撤離中國,難道要棄守中國市場?
3. 貿易戰、供應鏈彈性與COVID-19正改變全球供應鏈網路
4. KOTRA:約64%企業正在進行全球價值鏈調整
5. 美日韓政府祭出激勵措施以吸引企業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