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的殞落,突顯了從中國學習經營電動車的必要性

瀏覽次數:743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茋郁 發表於 2024年3月2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的殞落,突顯了從中國學習經營電動車的必要性

Fisker是最新一家財務費用不足的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在上個月發出「持續經營」警告後,該公司近期表示已從現有投資者獲得1.5億美元的額外資金,但條款卻是懲罰性的。其持續與大型汽車製造商的投資談判進行中。

無論這個故事的結局如何,它都可能意味著Fisker當初打造的「輕資產」戰略的實驗是失敗的。其當初的理論核心是,將生產外包給第三方將為其節省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投資,為獲利之路鋪路。

Fisker的輕資產戰略是從運動商品Nike,或者消費性電子蘋果經營得到的點子,因為這兩家公司都是憑藉著生產外包,而獲利。可是這一種模式,為何不適用汽車產業呢?因為汽車產業的獲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廠的近乎全速運轉。一旦生產製造對一家電動車企業的成功或失敗變得如此重要之時,Fisker或電動車新創公司是無法依賴其他代工公司在接受有條件的外包之下,獲利的。

其實,第三方汽車製造商確實存在,但它們通常用於增加產能或以相對較高的可變動成本生產小批量的特種產品之上,可為企業帶來益處。可是這一模式卻不適合大規模外包。

另一家外包生產的上市新創公司Polestar Automotive在2024年2月注入新資本之前,也面臨資金不足的情況。其最大問題是在於,其低估了電動車計畫啟動所需的時間。一旦公司在沒有收入情況下,時間對電動車新創公司來說就是金錢。顧問公司 AlixPartners粗略估計,在電動車新創公司要實現現金流入而非流出的總成本為100億美元。這時候能夠獲得資金就成為關鍵,Polestar擁有好的母公司「富豪汽車集團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可是Fisker並未擁有這一條件。

如果外包生產不能解決汽車產業資本密集問題,那麼什麼是關鍵呢? 來自中國的答案之一是速度。

中國電動車新創公司似乎能夠在短短兩年內推出一款電動車,平均比西方同行快30%。簡單來說,美國汽車公司只需減少專案所消耗的現金,而不是產生現金的年數,就可以幫助降低費用。

例如:Rivian於2023年燒掉了59億美元現金。可是蔚來汽車只有燒掉15億美元。雖然美國公司可以將其歸咎於在中國可以獲得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更多的政府支持以及不太嚴格的品質法規。但是不可諱言的,中國在電動車創新的速度,的確比西方公司還快,這就足以帶來成本優勢。

從Fisker的「輕資產」經營上,可以得知,汽車製造商必須透過各方面的方式來削減成本,以減輕資本要求。如果期望第三方製造商來承擔這一後果,根本就是死路一條。搞不好,這就是蘋果決定大刀廢除自行設計蘋果電動車的關鍵之一了!(1045字;圖1)


參考資料:
As Fisker Fails, EV Startups Need to Learn From China. Wall Street Journal, 2024/03/21.


相關文章:
1. 從微軟在AI佈局得知,大型科技獲取人才新方式,不是併購新創公司而是搶奪人才
2. 科睿唯安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揭曉 台灣11家獲選高居全球第三
3. 從現今智慧手錶競爭格局,看智慧戒指新創公司的困境
4. 從蘋果將M3 Mabook Air宣稱為世界上最好的AI消費性電腦,得知蘋果AI策略的轉變
5. AI伺服器讓戴爾脫胎換骨,年底AI PC是否會接棒演出呢?
6. 智慧戒指和AI的崛起,正讓蘋果重新調整穿戴式裝置策略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