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美國致力建立「美國製造」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

關鍵字:美國製造清潔能源汽車電動車
瀏覽次數:529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林昱均 發表於 2023年9月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美國致力建立「美國製造」的電動車充電樁網路
 
美國總統拜登透過其「投資美國」(Investing in America)之宣言,以「美國製造」的模式,並將美國定位為清潔能源經濟的領導者。為了掌握全球經濟大權、增強美國汽車產業並應對氣候危機,美國必須在高速公路沿路建立一個方便可靠且美國製造的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EV)充電樁網路。
 
關於美國電動車的充電基礎設施需求,根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2023年6月發布的「2030年國家充電網路研究報告」(2030 National Charging Network study),該報告有以下發現:
1.美國有機會在2030年前建立一個由120萬個公共充電樁組成的網路,以滿足對電動汽車快速成長的需求。
2.在120萬個公共充電樁中,預計100萬個為Level 2充電,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充電,滿足各種日常需求,其餘充電樁為直流快速充電器,這對駕駛者的信心和更長的續航時間至關重要遠距離旅行。
3.建設公共充電樁網路將需要31至550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資,並將有助於透過減少燃料和維護成本為消費者節省數千億美元。
 
構建便捷、可靠、互操作的充電網路
拜登總統的《兩黨基礎設施​​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投資75億美元於電動車充電樁,100億美元用於清潔交通,以及超過70億美元用於電動車電池零組件、關鍵礦物和材料。這些旗艦計劃提供美國電動車的未來首付款,並補充《通貨膨脹減少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對先進電池的支持、電動車和充電的稅收抵免以及數十項其他聯邦舉措。
 
電動車充電樁的主要計劃之一是「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計劃」(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Infrastructure,NEVI),該計劃耗資50億美元,旨在主要高速公路和州際公路建立全國高速電動車充電站網路。所有50個州、華盛頓特區和波多黎各都參與此計劃,僅前兩年的資金就將為超過75,000英里的國家高速公路系統提供電氣化服務。
 
提高現有充電基礎設施的可靠性
美國政府提供資金來維修、更換和升級充電樁, 以提高網路性能的可靠性、性能和互操作性,而聯邦公路總署(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預計從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計劃中提供高達1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各州和地方快速修復、更換和升級全國損壞或不可靠的充電樁。此外,藉由測量和評估充電體驗,了解持續改進的機會。能源和交通聯合辦公室(Joint Office of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正在開發EV-ChART,這是一個用於電動車充電樁數據報告的集中資料平台,可最大限度地獲取數據和見解,從而提高未來充電的可靠性。(1157個字;圖1)


參考資料:
FACT SHEET: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 Driving Forward on Convenient, Reliable, Made-in-America National Network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s. White House, 2023/06/27.
2030 National Charging Network study.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023/06/27.


相關文章:
1. 
電動車將逐步降低對稀土的依賴,預計到2034年不含稀土的馬達將佔據30%左右
2. 電動車 800V高壓快充技術進展
3. 寧德時代研發出超快速充電LFP電池,韓國三大廠決定加速佈局LFP電池市場
4. 優步和輝達支持的送貨機器人Serve借殼上市,給送貨機器人帶來前景?
5. 前瞻技術脈動:運輸科技(202302)
6. 電動巴士製造商Proterra宣布破產引出一個問題,即使獲得補貼也無法挽救美國電動車在競爭力上弱勢的事實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