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優步和輝達支持的送貨機器人Serve借殼上市,給送貨機器人帶來前景?

瀏覽次數:121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友子 發表於 2023年8月2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優步和輝達支持的送貨機器人Serve借殼上市,給送貨機器人帶來前景?
 
Serve Robotics需要大量資金來擴大其機器人隊伍。2023年8月10日,最新一輪融資由優步(Uber)和輝達等投資者領投的這家自動送貨機器人公司宣布籌集3000萬美元,並通過Patricia Acquisition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借殼上市。如今Serve已獲得超過5600萬美元的新資金,足以擴展到新市場,並與Uber Eats一起部署多達2,000個人行道機器人進行相關送貨服務。

機器人送貨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由於開發和操作機器人成本高昂,所以許多公司都期望藉由擴大服務範圍,提供更多顧客送貨服務時,每次送貨的成本將會下降。

根據Serve Robotics現今約有100多台的送貨機器人,估算其營運費用約為每月140萬美元。在過去的18個月中,該公司的送貨量平均每一個月比前一個月還要成長30%以上。他們期望除了提高機器人數量之外,也能提高送貨客源,如今才能順利將營運費用降低。如果一切順利,在未來五年內將可持續的自動送貨服務,將可擴及主要城市的每個家門口。

自動送貨的一大最大假設前景是,在規模上,機器人可以以比人類工人更低的成本且更快速完成送貨服務。與此同時,送貨機器人還可以減少化石燃料卡車的碳排放和交通擁堵,這對於減少環境汙染有很大幫助。

Serve成立於2017年,是Postmates的機器人部門,優步於2020年收購了 Postmates,然後於2021年2月將Serve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隨著Covid-19疫情的發生,加速了機器人配送需求。簡單來說,這場流行病對機器人送貨來說是福音,也是其商機的開始。

像Serve和Starship Technologies這樣的機器人送貨公司,已經開始與零售企業和餐館合作。根據Starship推算,自Covid-19爆發以來,2021年其全球送貨量已翻了兩倍,且這個需求很難滿足。

2020年,Serve在洛杉磯推出了機器人,用於為餐廳送貨。到當年年底,Serve已為加州的Postmates完成了10,000多次商業送貨。Serve之前除了與沃爾瑪以及一家大型披薩快餐店合作之外,如今也已經與Uber Eats 和連鎖便利店7-11合作。

雖然Serve的機器人具有4級(Level 4)自動駕駛能力,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運行。但該產業仍有部分限制是,送貨通常僅限於郊區等某些地區或大學和醫院校園等可受控制的環境之內,而且Serve與企業的合作夥伴關係也很有限。所以其如何克服,擴大營運範圍,將是送貨機器人未來成長必經之路。(825個字;圖1)


參考資料:
An Uber-backed robot delivery company is going public—but the industry has yet to really deliver. Quartz, 2023/08/11.
Serve Robotics Inc. Announces Go-Public Transaction and $30 Million Financing to Support Scaling of Robotic Delivery. PR Newswire, 2023/08/10.
Delivery robot startup Serve Robotics to go public following SPAC merger. Silicon ANGLE, 2023/08/10.


相關文章:
1. 
前瞻技術脈動:運輸科技(202302)
2. 電動巴士製造商Proterra宣布破產引出一個問題,即使獲得補貼也無法挽救美國電動車在競爭力上弱勢的事實
3. 2025年中國電動車佔全球比例達40至45%,國際知名品牌將以先進功能積極搶進
4. 中國想藉由投資韓國電池供應鏈,以獲得美國IRA法案補貼
5.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305)
6. Stromer展示與台灣統達能源合作之固態陶瓷電池的電動自行車,預計兩至三年可上市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