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美投產3奈米 人才成關鍵議題
科技產業資訊室 - 黃松勳、何思穎、陳諠慧 發表於 2022年12月12日
圖、台積電赴美投產3奈米 人才成關鍵議題
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TSMC)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圓廠舉辦「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同時宣布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開始興建第二期工程,預計2026年量產3奈米製程技術。
2021年台積電於鳳凰城建立首座晶圓廠,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4年投產4奈米製程技術,據台積電官方表示,兩期工程總投資額達400億美元,不只是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更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之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除了由台積電公司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主持慶祝典禮,美國總統拜登、商務部部長Gina Raimondo、亞利桑那州州長Doug Ducey、鳳凰城市長Kate Gallego、蘋果執行長Tim Cook、AMD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以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都到場參與。
典禮上,台積電展示六種支援先進半導體技術生產的機台設備,主要來自長期合作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先藝科技公司(ASM)、艾司摩爾(ASML)、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以及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據台積電官方表示,亞利桑那州兩座晶圓廠預計創造1萬個高科技工作機會,其中包含:4千5百個台積電工作崗位。每年產量超過60萬片晶圓,估計最終產品價值超過400億美元。綠色製造是台積電ESG發展的重中之重,亞利桑那廠內預計興建一座工業用再生水廠,以達近零液體排放目標。劉德音表示,亞利桑那廠目標成為美國最環保的半導體製造廠,應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生產,實現未來幾年的下一代高效能及低功耗運算產品。
台積電此次到美國設廠引發國內擔心人才和技術外流的疑慮,而外派到美國支援的人力約僅占台積電所有人力的百分之一,初期應是為了維持設備機台上線順利,以及因應美國短期內人力招募不足,且需要時間建立企業的標準作業流程,以維持各廠間的作業程序符合企業營運管理模式。而這些人才若能藉由此機會與美國或國際人才交流合作,將能使台積電能變成國際技術和科技人才庫,藉由美國和日本設廠的模式,進而擴及至世界各國設廠的可能性,另方面能讓人才國際化,更能激發出創新技術的火花,對企業、人才或科技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
台灣身處於地緣政治風險的核心之中,而半導體產業更是未來新興科技發展的核心基礎,如電動車、無人機、高速運算、量子科技、太空通訊、物聯網等科技發展,使用半導體的技術含量與產品數量將與日俱增。到美國設廠也是不得不的選擇,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美國需要相關半導體產業鏈來重振美國的科技實力,並與中國等極權國家劃清界線,防止美國的科技創新被剽竊。因此民主國家與極權國家的科技競爭,使得科技供應鏈就此分成兩個世界。而先進半導體技術大部分來自歐美民主國家,為避免極權國家利用科技侵害人權及危及世界的和平,限制與制裁其科技發展是大勢所趨。半導體產業在其中的角色極為重要,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成了科技決勝的關鍵。台積電為確保關鍵技術、材料、人才、能資源的運用,勢必要到海外設廠,以廣納人才、掌握關鍵技術和材料,才能維持台積電的科技優勢。
此外,美國亦是無數科技新創公司創造出新興科技最佳的應用場域,因此藉由美國設廠布局除了可就近供應大型品牌企業,也可直接與當地科技新創產業產生聯繫,並擴大其科技領域的服務對象和影響力,未來這些新創企業或科技應用的成功,也會為其帶來豐碩的成果。(1287個字;圖1)
參考資料:
Remarks by President Biden on American Manufacturing and Creating Good-Paying Jobs. The White House, 2022/12/06.
台積公司宣布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擴建計畫。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2022/12/06。
相關文章:
1. 台積電預估2022年營收將成長30% 車用晶片需求大增成長將加速
2. 台積電2022北美技術論壇發表3、2奈米製程架構,超低功耗與3D矽堆疊提供整合與突破性解決方案
3. IDC:2025年全球晶圓製造業總體市場成長12%,而台灣代工營收佔68%
4. 英特爾期望小晶片戰略能拯救公司,並將晶片帶入3D時代
5. 美國晶片和科學法案刺激美國半導體製造投資 但未來呢?
6. 地緣政治因素發酵 晶圓代工業呈現大混戰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