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與WEF《全球碳定價報告》:全球碳價機制 碳排減少12% 成本低於GDP 1%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佈於 2021年11月4日
圖、2030年各地區實施全球最低碳價機制收益與GDP佔比
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COP26)正於英國舉行,建立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CPF),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2%,實施的成本低於GDP的1%,且實施ICPF可避免全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並可能增加碳交易相關收入,因此可抵銷ICPF的實施成本。
PwC與WEF(世界經濟論壇)於2021年11月3日發布《全球碳定價報告》 (Climate Ambition: Analysis of an International Carbon Price Floor),本報告指出,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nternational Carbon Price Floor, ICPF)有助於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GHG)的減排,以協助解決全球氣候危機。
本報告評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的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CPF)對全球的影響。主要發現:
- 全球碳定價機制可以收回成本。在所有的測試情境中,實施ICPF將讓GDP的減少幅度不到1%。從長遠來看,ICPF減少全球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包括海平面上升、勞動力和農業生產損失以及對人類健康的損害),將抵消實施ICPF造成的大部分GDP損失。
- ICPF產生的大量收入可用來協助最弱勢者。在某些國家,ICPF最多可以增加GDP 3%的收入,這些收入可以重新分配給低收入家庭,並有助於實現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
- 全球碳價機制將有效減少高達12.3%的排放量。各國目前「國家自定貢獻」 (NDC) 對減排之承諾,有助於將全球暖化目標,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2度的範圍內。再加上各國近期展現更大的淨零排放決心和行動,有助於控制全球暖化目標升溫在1.5°C以內。
- 可以避免嚴重的「碳洩漏」(碳排放量從碳價格較高的某國轉移到碳價格較低的另一個國)。本研究的模型發現,隨著各國廣泛參與ICPF,即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最低碳價降低,各國製造業也不太可能會把碳排轉移到碳價格較低國家。
全球不同地區的碳價不一,從每噸碳價0美元到超過130美元不等,這造成不公平的環境,對於擔心失去國際競爭力的國家來說,這樣的環境可能限制他們對減碳的決心。於是,2021年6月,IMF提出了ICPF框架,對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提出不同的碳價,以推動更多人參與減排。從上圖分析2030年各地區實施全球最低碳價機制收益與GDP佔比來看,中國是全球碳排最多地區也是ICPF機制收益最高地區高達4000億美金,而歐亞地區在ICPF獲得收益不高(約1000億),但ICPF佔GDP比率高達3%。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表示,運用 ICPF可以加快減排的速度,對全球氣候做出重大貢獻。我們發現,減排也可以不對人民生計和商業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儘管在全球各地的影響仍會有些不均衡。李宜樺強調,實施ICPF固然有成本,但不採取行動對社會和企業帶來的成本要高得多。
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CPF)
國際貨幣基金(IMF)提案推動全球最低碳價機制(ICPF),到2030年,高收入國家將達到每噸碳價75美元,中等收入國家每噸碳價50美元,低收入國家每噸碳價25美元(以2018年美元匯率計算),目的在降低將碳排放轉移到溫室氣體排放成本較低的國家(碳洩漏),同時鼓勵低收入國家參與。(886字;圖1)
參考資料:
PwC 與WEF發布《全球碳定價報告》: 全球碳價機制可減少12.3%碳排量 並減少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PwC,2021/11/3。
相關文章:
1. 碳訂價上漲600% 對遏制全球暖化至關重要
2. 中國全國碳交易市場 正式啟動線上交易
3. 歐盟碳關稅2026年上路 我國產業應即早風險管理
4. 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 全球基礎設施需投資92兆美元
5. 國際能源署提出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路線圖
6. 全球主要經濟體減碳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