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碳交易市場 正式啟動線上交易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佈於 2021年7月15日
圖、中國全國碳交易市場
中國全國碳交易市場計畫,在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達成中國「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起步,也是中國啟動碳排放權線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之一。初期僅限3,000多家重點發電企業依據配額進行交易。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4日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本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於今年7月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021) 3月,試點階段的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覆蓋4.4億噸碳排放量,累計成交金額約104.7億元。
2021年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了2000家,首批碳市場覆蓋企業的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碳市場從地方試點起步,2011年10月在七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和深圳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歷經10年,2021年7月16日起,從電力行業開始,十四五期間,將逐步納入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和民航等8個高耗能行業。
依據2017年末,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何為碳交易? 簡而言之,將碳排放權形成一種可交易商品,而且以“懲罰”超額排碳的企業,“獎勵”超額減排的企業,就可以逐步減少整體碳排放數量,實現碳中和目標。由於,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了溫室效應,威脅著環境及人類生存。於是,經濟學家發明了一種制度,把碳排放權數量化、商品化,政府給每個企業配給碳排放配額,根據過往碳排放情況等,發放減排目標。而且,這些配額可自由交易;企業若用完配額,須向其他企業採購剩餘配額,或是接受高額罰款,不然就要關門停產。
據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於2020年光靠出售碳排放交易,就獲得了15.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有分析師表示,近年來,中國碳排放權市場均價逐漸穩定在15-40元/噸的價格區間,但與歐盟及加州碳市場超過100元/噸的價格相比,中國碳市場的價格仍相對較弱。但如今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後,全國碳市場總體設計專家組負責人張希良估算,碳價應不低於減排一噸二氧化碳的成本,2020年至2030年應為7美元到15美元,到2035年約上升至25美元,2050年約115美元。
各國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一般採取三類:命令控制、經濟刺激、勸說鼓勵。其中,經濟刺激型手段由於靈活性好、持續改進性好受到各國青睞。
在經濟刺激手段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碳定價機制,本著“誰污染誰付費”原則,首先獲得碳排放的權利,然後再為這個權利支付費用,這個過程被稱為碳定價。而碳定價機制一般分為兩種:
- 一種是政府強制型手段,就是開徵碳稅;
- 一種是通過市場手段,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開徵碳稅更適用於管控小微型排放端;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則適用於管控排放量較大的企業或行業。這兩種政策是可以結合使用的。而中國選擇採取碳定價機制來實現碳排放、碳中和承諾。
其實,碳排放權交易或碳定價機制,一方面能夠為減排降碳企業帶來實質現金收益;另一方面,可迫使超額排放企業帶來企業轉型或升級機會,借助技術和設備更新導向低碳發展領域,促進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截止2020年4月,全球實行碳排放權交易政策的國際氣候協議締約國有31個,包括歐盟碳邊境稅、中國、韓國等。實行碳稅政策的締約國有30個,主要位於北歐、日本、加拿大。(1102字;圖1)
參考資料: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7月啟動!到底什麼是碳交易?看這篇就懂了!騰訊網,2021/7/14。
中國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 2021年估達2.5億噸。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2021/3/4。
相關文章:
1. 中國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 2021年估達2.5億噸
2. 全球主要經濟體減碳目標
3. 碳訂價上漲600% 對遏制全球暖化至關重要
4. 歐盟碳關稅2023年上路 我國產業應即早風險管理
5. 台積電及科技巨頭競相收購可再生能源 間接推動再生能源產業
6. 中國大陸兩會登場 聚焦「十四五」與「2035遠景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