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5G未來論壇制定5G MEC標準、預計2020年第三季發布首批技術

瀏覽次數:800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何思穎、張小玫 發表於 2020年7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 5G未來論壇制定5G MEC標準、預計2020年第三季發布首批技術
 
隨著2019年5G 開台而引爆物聯網概念商業化,其中5G MEC多接取邊緣運算(5G MEC:5G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技術將成為5G連網的邊緣運算之節點。
 
所謂5G MEC多接取邊緣運算,就是建基於NFV / VNF 網路虛擬化之上的邊緣節點,相對於電信基礎設備中心的雲端管理。換句話說,從電信通訊網路架構角度來看,MEC定位在Radio Access Network的邊緣,是為5G 核心網路與終端使用者的切換點;從使用者角度來看,則為5G無線通訊可切入通訊網路的入口。5G MEC專為5G電訊服務供應商、雲端服務供應商(「超大規模用戶」)、原設備製造商(OEMs)、開發人員和企業而設計。
 
5G MEC是以非常接近用戶的方式處理用戶的5G數據。如果將此技術應用於5G網路,則可以更順暢地使5G匯流服務(convergence service)商業化,例如:工業設備自動化、智慧醫療、互聯汽車和智慧城市。
 
例如:互聯汽車對於車輛高速行進中,實時正確辨識及判定是極為重要,特別針對移動物體的瞬間資訊、交通網絡及信號都十分複雜且多源,例如:紅綠燈號、行人移動影像的位置偵測、車輛行進間測速及持續移動路徑、異常物體影像偵測判斷(如事故警示三角椎)等。而仰賴MEC 作為其邊緣運算處理更能回應車聯網、自駕車等的低延遲訊號處理需求。同時,汽車廠針對其所有出售車輛的售後追蹤、預測性維護等;保險公司對客戶發生車禍意外事故的相關資訊回傳;還有監理機關對所有掛牌車輛的遠端監控,例如例行車檢及廢氣排放等。
 
5G未來論壇(5G Future Forum
由各個國家的5G服務運營商於2020年1月組成的網路技術聯盟,旨在共同製定5G MEC技術標準及指南,以擴張5G MEC生態系統。成員包括南韓KT、美國Verizon、英國Vodafone、澳洲Telstra、加拿大Rogers和墨西哥America Movil。
 
預計將於2020年第三季發布首批技術規格,推動全球5G和多接取邊緣運算部署的協同運作。首批技術規格共有兩項:
  1. MEC體驗管理(MEC Experience Management)技術規格定義一組意向型應用程式介面(intent-based APIs)。
  2. MEC部署(MEC Deployment)技術規格定義一系列規格,讓超大規模用戶和服務供應商得以部署和整合全球MEC物理框架,包括設施(例如能源和散熱)、監察、運作考慮和保安。
該論壇聯合技術標準核心是定義一個用於電信運營商和位於網路終端的雲端服務用戶之間使用的應用程式介面(API)。匹配通訊語言或訊息格式是實現5G MEC技術的要件之一。該標準允許雲端服務用戶或內容產出者(content producer)更順暢將服務連接至客戶。5G MEC指南是5G MEC物理環境的通用標準,例如:機架尺寸、電源和安裝設備過程中的安全性原則。若遵循該指南可輕鬆快捷地建立5G MEC環境,即使使用該環境的運營商與提供5G MEC服務的行動運營商並不相同。
 
同時,5G未來論壇首批訂定的標準及指南預計在8月完成法律審查後,發布給所有運營商,並計劃論壇成員而擴展全球5G MEC生態系統。(680字;圖1)
 
 
參考資料:
5G未來論壇公布技術規格 加快5G應用開發。香港經濟日報,2020/7/27。
KT Develops 5G MEC Specifications with Global Telecom Companies. Business Korea, 2020/7/17. 


相關文章:
1. 
5G標準R16第三階段完成 5G於各行業商用起跑​
2. IoT時代5G專利授權機制之挑戰與機會​
3. 全球5G專利誰最多?價值比數量來得重要
4. 互聯汽車技術,歐盟決定5G與Wi-Fi並存、加速C-V2X發展​
5. 第17版5G:支援非陸域NTN、衛星和高空HAP、NB-IoT、eMTC​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