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困境 影響攻讀意願
張于紳、STPI科技政策研究組 發表於 2019年7月29日
圖、高學歷困境 影響攻讀意願
隨著AI人工智慧創新產品研發需要結合基礎研究,雖然目前我國博士狀況被批評為:培育過量、品質良莠不齊、無法自己產生價值,並造成社會上的負擔等,但長期來看,天然資源少、以科技立國的臺灣,若要轉型為創新經濟的社會,並維持科研發展在全球的競爭力,促進博士高階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平衡,將是產業突破瓶頸的利器。
然而,事實上,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應視為上下游關係,是連續不可切割的,尤其大學教授的研發團隊應該都要思考自己的研究未來如何對社會、經濟產生影響。根據NPHRST統計,目前台灣博士的困境,是進的來出不去(拿的到學位,但進不了業界),72%的博士級人力任職於高等教育部門,約9%在企業部門、16%在政府部門。因此,如何適當引導這些博士發揮研究能力,順利進入產業界,讓專業人才能夠參與企業營運與發展的工作,一方面促進產業研發升級,一方面讓人才願意攻讀博士與投入研究,是當務之急。
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博士研究生學位教育可說是一個創新的平臺,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的人才與研究領域的領導人物,其帶來的產出研究成果影響顯著,也為國家創造新的職業,增強經濟活力。過去二、三十年來,全球新增博士學位人數持續增加,從最近幾年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來,美國、德國、英國、瑞士、芬蘭、韓國的博士畢業人數持續增加(南韓博士一年畢業人數由10,542人增加到13,822人),日本、以色列的博士畢業生人數則大約維持一年1,600人與16,000人左右。反觀台灣則自2012年開始呈現一路下滑的走勢(由4,200人左右減少至3,400左右)。以人口比例來說,我國博士生人數相較於先進國家來說,並非過高。從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就博士畢業人數相較於全國總人口數而言,相較於英國(0.030~0.041%)、瑞士(0.044~0.046%)、德國(0.034~0.035%),我國在2012年是每年一百人當中有0.018個博士畢業生,已經遠低於前述的科研先進國家,但是近年來卻持續下降至2017年的0.015%。
事實上,台灣出現流浪博士的問題以來,「學歷無法保障就業」、「每月經常性薪資的下跌」和「博士學非所用」等等新聞,均影響國人攻讀博士的意願,因此,目前進入名校博士班就學的窄門變寬,學生反而卻步。尤其是和技術進階、產業績效與經濟成長直接相關的科學與工程等領域之博士人才,根據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 2018, 2018)的資料顯示,在2014年,全球有超過230,000人獲得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比起任何國家,美國授予最大數量的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約40,000),其次是中國(約34,000)、俄羅斯(約19,000)、德國(約15,000)、英國(約14,000)和印度(約13,000),台灣則約2,400人,被遠拋在後。由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科技類科博士生人數則從100學年度的22,647人降至106學年度的16,957人,科技類科博士學生人數占比,則從100學年度的67.2%降至106學年度的59.8%,科技類科博士畢業生從101學年度(2012年)一路下滑,從2013年3,005人下滑至106學年度(2017年)的2,286人,減少24%,且此下滑趨勢並無反轉的現象(圖三)。
(作者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研究員)
(本文刊登於經濟日報2019/07/27)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