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中國企業正大舉併購歐洲及日本企業

關鍵字:併購中國大陸企業
瀏覽次數:1123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6年6月14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一、中資企業在歐洲大肆收購之統計(2016年1-5月)

據金融數據公司Dealogic統計,中國大陸企業大舉併購歐洲企業,2015年共有102家收購案,2016年更是加速併購腳步,今年1至5月已達93家提出併購邀約。其中,平均以每周一家的速度向德國公司提出併購邀約。德國之聲報導,陸企正瞄準德國「工業4.0」新一輪科技革命,併購德國科技公司借力融合發展「中國製造2025」走向智造之路。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以來截至5月中旬,累計陸企已向24家德國公司發出了收購提議,提出了相當91億美元的報價,遠高於2014年全年收購28家德企,共計收購金額26億美元併購案的紀錄。
 
事實上,根據統計,從今年初到目前為止,在不足六個月的時間內,中國投資者已經向24家德國公司發出了收購提議,相當於以大約每周一家公司的速度收購德國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設備製造商庫卡集團,持股比例或從13.5%提升至30%以上,成為庫卡的第一大股東。還有,福建投資公司FGC向德國氣相沉積半導體磊晶設備廠愛思強(
Aixtron;是由德國的Aachen大學在1983年設立)提出收購要約,中國化工收購德國先進的塑膠和橡膠處理設備生產商克勞斯瑪菲集團,長江三峽集團傳出洽購德國北海的海上風力發電廠Meerwind以及北京控股收購德國高科技癈棄物能源公司EEW。

還有,2015 年甫成立的中國私募股權基金漢德資本 (Agic Capital) 日前宣布,將以 1 到 1.5 億歐元的金額收購義大利機器人手臂前端裝置供應商 Gimatic (公司成立於1985) 。
2016 年初,漢德資本曾經聯合中國化工集團公司 (CNCC) 斥資 9.25 億歐元,收購了塑膠和橡膠領域的專業設備生產商克勞斯瑪菲集團 (KraussMaffei) 。
 
德國企業紛紛拋售企業資產
分析德國企業紛紛拋售企業資產原因,因德國中小企業多為家族企業,現也面臨世代交替之際。而根據德國University of Witten教授研究指出,在很多案例中,德國小孩子不願繼承父親的衣缽,因為他們看到了繼承家業的代價。他們對人生有不同的想法。所以,這些難以找到繼承人的科技公司反成為中國的投資客在尋找的目標。
 
而中國的投資客之所以會受到德國中小企業的青睞,是因為中資企業依賴德國的勞工,且經常仰賴現有的德國管理團隊。還有,中國的投資客也比較願意付出較高的價格。


 
日本家電品牌賣給台灣或中國企業
中國資金幾乎瞄準全球知名或中小企業。近期,對日本家電品牌更是愛不釋手。每當日本企業出現經營問題,最先作為買方自告奮勇的總是中國企業,向陷入經營危機的日本企業慷慨出資伸出援手。
 
過去,松下連2年陷入逾7000億日圓的虧損後,2012年將旗下三洋電機的傳統白色家電業務賣給中國海爾。先鋒也是一樣,因大規模投資電視而陷入經營困難,2009年為獲得資金,將「Pioneer」品牌使用權有償售予中國蘇寧電器(現為蘇寧雲商集團)。JVC建伍株式會社也是一樣,在經營重建10年後,將「JVC」品牌賣給台灣企業。
 
買家認為收購日本家電業務是提高品牌號召力的捷徑,但消費者眼睛是雪亮的,現實 並非如此樂觀。沒有自主品牌的蘇寧利用買來的「先鋒」品牌,讓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製造家電商品,然後貼上先鋒品牌銷售。如今先鋒在中國被視為低階品牌,對於曾經是開創一個時代的「Pioneer(先鋒)」企業的風采,情何以堪。如今,SANYO、Pioneer、JVC、TOSHIBA 和 SHARP等日本家電品牌再次跨海而去,命運將取決於中國、台灣企業。

中資併購外企目的 意在取得技術及品牌

仔細揣摩這些揮師海外併購的中國企業,背後大都有國家扶植的影子,且不惜斥資搶購,就是看重了對方的核心技術、專利、品牌、服務及通路,期望借助併購提升知識產權的實力,借此加速自身「走出去」的步伐,同時借重品牌號召力和技術,拓展全球市場。從中資斥巨資併購外企活動來看,充分展現中國企業狼性文化


中國企業通過大筆資金,換取外國的高技術和歷史悠久的大品牌;反過來,外國企業也獲得了中國市場的入場券。
 
結語
沒有自主品牌的中國企業利用「買來的品牌」,讓名不見經傳的中國企業製造商品,然後貼上品牌銷售。然而,品牌本來是企業注入自己的「文化、靈魂」,與客戶間建立信賴,花很長時間才培育出來,企業品牌價值就在此。所以,中國企業必須長期才能使併購效益發酵,然而這種交易模式仍然會再次出現。因為,中國企業在賭自己是「下一個聯想」的成功模式。

然而,在新一波商業模式型塑的過程中,誰會崛起,是眼光和機會問題,不是技術問題。(920字;圖1;表1)


表一、近期中資企業在德國大肆收購
2016年收購項目 收購金額
恩智浦半導體同意將其標準產品(Standard Products)部門以27.5億美元出售給中國國有投資公司建廣資產及私募股權投資公司Wise Road Capital;而半年多前,恩智浦才把RF Power業務以18億美元出售給建廣資產。新公司在完成收購後將更名為Nexperia,總部設於荷蘭。 27.5億美元 + 18億美元
美的集團(Midea)擬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設備製造商庫卡集團(Kuka),持股比例或從13.5%提升至30%以上,成為庫卡的第一大股東。 45億歐元
中國化工收購德國先進的塑膠和橡膠處理設備生產商克勞斯瑪菲集團 (KraussMaffei)  9.25億美元
北京控股收購德國高科技癈棄物能源公司EEW 15.9億美元
福建投資公司FGC向德國氣相沉積半導體磊晶設備廠愛思強(Aixtron)提出收購要約  
長江三峽集團傳出洽購德國北海的海上風力發電廠Meerwind  
德國哈恩機場也被上海民營企業家買走  
2014年收購項目  
中國三一集團併購德國Putzmeister機械公司 約3.24億歐元



表二、日本家電品牌賣給台灣或中國企業
時間 買方 賣方 收購案
2012 中國海爾 松下旗下三洋電機 2012年將旗下三洋電機的傳統白色家電業務賣給中國海爾。
2009 中國蘇寧電器(現為蘇寧雲商集團) 先鋒 將「Pioneer」品牌使用權有償售予中國蘇寧電器
2011.10 JVC建伍 JVC建伍株式會社 將「JVC」品牌賣給台灣建伍,兩家合併,JVC併入台灣JVC建伍。
2016.1 中國美的集團 東芝 中國美的集團收購傳統白色家電業務,使用「TOSHIBA」品牌40年在全球銷售
2016.3 鴻海 夏普 鴻海收購夏普,取得面板、太陽能及家電




參考資料:
China’s Deal Makers Have German Tech Firms in Their Sights. 2016/06/09,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t http://www.wsj.com/articles/chinas-deal-makers-have-germany-tech-firms-in-their-sights-1465394152


本站相關文章:
  1. 中國大陸國家隊撐腰 併出一片天
  2. 中企海外併購  意在智慧財產權
  3. 中國大陸《中國機器人產業規劃》:10大標誌性產品
  4. 小魚吃大魚? 紫光併購美光之可能性觀察
  5. 中國汽車零件商寧波均勝 藉併購布局車聯網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