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與狐的智慧力》書中第351頁談到現有產業智權情報不足問題[1],並指出:
過去三十年間,台灣各產業的非營利組織並未有系統的累積、建構其所屬產業之市場情報,以及智財(尤其美日歐等國家)資料庫系統。目前雖有(也僅有)IT IS、工研院產業經濟及資訊服務中心(IEK)從事市場產業情報研究,但未偏重產業所需的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以及智慧財產結構的資訊。
經由上面說明我們認識到,如能在現有產業情報分析的基礎上(包括國內財團法人資訊情報研究機構與專業市場研究單位),進一步深化技術結構與智慧財產結構報分析能量,應能對於產業現況與未來產業發展有一較全面瞭解。
我們在【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九)】中初步討論TFT LCD產業鏈、價值鏈與BOM表,也初步談到如何累積與建立技術與專利資訊技巧,本文繼續從市場分析觀點來補足瞭解完整TFT LCD產業所需資訊。
先來看看典型的市場分析研究內容。在文【善用網路工具,快速累積情報分析能量】我們介紹一些小工具可以快速獲取市場與產業分析情報,建議讀者再次瀏覽。進入Google,以”lcd bom cost filetype:pdf site:displaysearch.com”為檢索字串,其中”displaysearch.com”為一專業顯示器市場分析公司,檔案限制在pdf檔,關鍵字初步以LCD(液晶顯示器)、BOM(材料清單)與COST(成本)為主,所得結果如圖一所示。
點選其中一筆結果如參考資料[2]所示,內容為謝勤益在「2006年平面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發展現況與趨勢研討會」所進行題為「2006 TFT LCD and Component Market Trend」演講投影片資料。
根據上面投影片內容,我們觀察TFT LCD最新市場趨勢如下:
- BOM表的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為觀察產業鏈與價值鏈的重要指標。例如在32吋LCD TV成本結構中,背光模組佔據21%與偏光板佔7%等。
- 市場集中度是觀察產業競爭的重要指標(此與80/20法則相關)。例如面版製造商前五大就佔據全部產能的72%,而第一大就佔了21%。
- 整體面版產業鏈與價值鏈隨時間與產品線差異大,其中產業鏈除包括生產製造產業鏈外,尚包括行銷通路與品牌廠商等銷售產業鏈。
- 產量、成長率與平均單價變化是所有產業分析觀察重點,亦是經濟學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標。其中觀察重點包括從上游的關鍵材料、關鍵零組件、面版組裝廠與品牌廠商產量、銷售量、對應成長率與平均單價等。
- TFT LCD產業供需週期循環(supply demand cycle)變化大,產業鏈上下游供應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並且垂直與水平整合劇烈。此外,供需矩陣關係(供應商與需求廠商的對應關係)變化亦是觀察重點。
- 成本除需注意材料BOM表成本外,對企業而言整體生產成本亦是重要觀察指標,因為製程管理能力好壞影響企業競爭甚劇,特別是在景氣低彌時。
- 新技術與新產品的滲透需要持續注意,即是波特五力分析中的新產品與新技術驅動力。此外,新技術所衍生的新技術課題與技術突破需要持續關注,例如LED背光模組中熱的問題(thermal solution)與顏色飽和度問題即是技術能否突破觀察重點。
- 技術預測(technology forecasting)在產業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而其中對應的專利資訊(核心)也扮演關鍵角色。
圖一於Google中檢索”lcd bom cost filetype:pdf site:displaysearch.com”之結果 |
 |
|
結語
在現有產業市場分析能量上進行專利與技術分析是一個值得進一步努力的研究方向。原因有二,其一專利與智慧財產權佈局原本即需對應到產業與產品結構佈局;其二現有市場分析資料已經累積許多產業第一手觀察與主要Player的能量,當然亦包括市場供給與需求雙方與產業鏈上下游關係。
最後,上述市場分析與技術分析(專利分析)的整合關鍵在於思考面向的擴大與整合能力的優劣,亦是需要在方法學上突破的另一個重點。例如如果以國家創新系統來看TFT LCD產業的發展,就需要在現有供應關係中加入學校與法人研究單位的技術能量,因為這些單位是提供技術創新機制的重要來源。(1496 字)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