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數位相機四大天王布局產業鏈盤算各有不同

瀏覽次數:184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avid 發表於 2005年10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新聞
:(2005年09月27日工商時報 - 數位相機四天王出貨大爆滿)隨著日本和美國數位相機(DSC)品牌大廠陸續釋出訂單,國內DSC代工業者可說是歡喜迎春天;其中,普立爾(2394)今年出貨量篤定超越九百萬台,華晶科(3059)雖然因設立發貨倉庫而影響營收表現,但全年出貨量不受影響,將與普立爾不相上下,明年雙雙輕鬆跨越一千萬台大關。至於佳能(2374)和亞光(3019),成長率至少也有五成與三成的表現,「DSC四大天王」明年出貨量合計近三千八百萬台、全球市佔率首度突破四成。

評析:

工商時報記者王中一於9月27日報導三篇關於數位相機(DSC)的三篇新聞,該新聞中對於數位相機四大天王整體今年與明年出貨量,各公司切入整體數位相機產業鏈的角色,與後續垂直整合的發展方向等,進行初步分析。本文,在相關基礎上進行討論於延伸。

分析產業鏈,我們首先建立價值鏈關係。根據王中一報導,數位相機成本結構中,比重最高者為光學變焦鏡頭,其次為LCD面版、CCD感測器、DSP晶片、記憶體、電源供應器、PCB、機構與機殼、電池等。

其次我們分析產業現況。該據報導,由於產品生命週期短與低價化等因素之下,數位相機委外代工單陸續釋出(其他電子產品亦然)。其中美國Kodak與HP早已採取委外代工,而這趨勢迫使日本系統廠商加速對台委外代工量。原本日本代工廠Sanyo(三洋)由於缺乏關鍵零組件(變焦鏡頭)的掌握與彈性不夠,近年訂單逐漸衰退,台灣廠商速度快,價格低(應參考各公司大陸產能)逐漸取得系統廠商的信任,加速接單。隨著經濟規模的逐漸累積,數位相機代工二線廠商,例如天瀚、智基與新虹虧損放大,影響力逐漸消失。數位相機四大天王普立爾、華晶科、佳能與亞光為擴大影響力,積極進行垂直整合,各有不同盤算。數位相機全球明年出貨量約為九千萬台,台灣廠商合計出貨量為三千八百萬台,約佔四成。

從代工產業來看,產業競爭不外乎掌握關鍵技術,擴大經濟規模,佔據價值鏈核心。因此,上述四大天王不論切入點為何,從未來公司趨勢來看,如果無法適當佔據有利位置,將在產業持續集中化與兩極化的過程中喪失先機。本文不擬對個別公司競爭角度討論,而希望進行上述公司相關專利調查,當成往後相關分析之基礎。

表一為數位相機四大天王基本資訊一覽表,其中佳能因為有日資在後面支撐,因此我們估算此公司並不負責主要的技術開發,而可能是以某種授權方式使用日本公司專利。以專利數目論,普立爾專利數最多,其次為亞光與華晶科,但是若看發明專利論,普立爾只比亞光多54件。若進一步調查普立爾與亞光的美國核准專利,可以看出普立爾僅有1件,亞光35件,初步推估,亞光的研發實力應該比普立爾高,當然對於關鍵零組件的掌握也較高。

 

結語

根據現有資訊,我們認為亞光對於關鍵零組件的掌握應該很強,未來值得進一步觀察期能否善用相關此優勢擴大影響力。普立爾與華晶科掌握不同技術,一個以鏡頭為主,另一由晶片起家,並且兩者規模接近,往後觀察重點為在其他關鍵零組件垂直整合能力與量產規模。佳能因為日本公司資金,所以相關技術含量必不太高,往後要觀察其能否繼續取得其他關鍵技術。(1612字)

 

表一 數位相機四大天王基本資訊一覽表
  普立爾 華晶科 佳能 亞光
今年預估出貨量(萬台) 900 800-900 400 450
明年預估出貨量(萬台) 1385 1200 600 585
台灣股票代碼 2394 3059 2374 3019
2005年9月28日股價 47.45 48 23.30 210
關鍵零組件 光學變焦鏡頭 晶片 機殼 鏡片、鏡頭
垂直整合方向 強化光學鏡片、鏡頭自製率 與國內元件廠合資建立鏡片廠 機殼、機構件 光學零件起家,跨入軟版與毛胚
到2005年9月28日止中華民國專利數(含早期公開) 226 22 2 149
專利類型
發明:新型:新式樣
187:29:10 11:9:2 2:0:0 134:8:7
主要專利權人 普立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普立爾照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到2005年9月28日止專利權人英文名稱 PREMIER IM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LTEK CORPORATION ABILITY ENTERPRISE ASIA OPTICAL CO., INC.
美國核准專利數目 1 0 0 35,其中8件專利權人國家別為日本
大陸產能 大陸佛山廠 大陸昆山廠 大陸東莞廠 大陸東莞廠
主要品牌商 Kodak
Source: 工商時報,科技政策中心(STPI),2005/9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