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樂見華碩與偉創力結盟

瀏覽次數:208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8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新聞:(2005年8月22日經濟日報 - 華碩偉創力結盟單挑鴻海)主機板龍頭廠華碩集團決定與全球兩大電子專業代工廠之一的偉創力(Flextronics)擴大合作,華碩將首次委託偉創力代工主機板,以解決旺季產能不足的問題;偉創力也將透過全球生產基地,為華碩組裝桌上型電腦,提高華碩全球運籌服務的實力。

華碩發言管道昨(21)日首次證實與偉創力的合作。據了解,雙方將在模具、機殼等方面加強合作,華碩因應旺季產能需求,日前決定將部分主機板委由偉創力的中國華南的工廠代工,未來華碩與偉創力的互動,將牽動全球電子代工產業版圖。

 

評析:

這個新聞算是新聞也算是舊聞。今年六月底當偉創力老闆馬克斯(Michael Marks)來台灣進行拔樁之旅時,即有傳聞馬克斯對於仁寶集團與華碩集團的接觸與布局,今日新聞只是更加證實雙方已經由試探階段進入結盟階段(或是實際合作階段)。如果根據這個局勢繼續發展,我們認為,此結盟影響最大的對象將是鴻海集團(偉創力+華碩),與郭台銘的好朋友林百里的筆記型電腦王國(偉創力+仁寶)。

在文【麥可‧馬克斯效應即將發酵 -- 全球代工版圖將面臨重大變革】我們初步分析了不同代工(製造)模式所帶來的影響。過去十多年來,由於台灣優良的設計能力,與中國大陸製造工廠角色的確立,台灣廠商憑藉著創新的ODM(以廣達為首)代工模式,一舉在全球電腦、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等代工產能節節逼近原本EMS廠商,在今年Samsung也宣布退出筆記型電腦代工領域後,筆記型電腦代工成為繼桌上型電腦之後,幾乎全部代工產能均為台灣廠商佔領的區域。這也使得原本EMS廠商(偉創力、Sanmina-SCI與旭電等)在台灣廠商切入的領域節節失守,並且幾乎已經確定退出相關領域。

然而,鴻海集團憑藉著CMMS的創新模式帶給台灣其他相關競爭廠商不小壓力(有電子五哥變一哥),首當其衝者為仁寶與華碩。如果說商場如戰場,商場競爭首重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且商場沒有永遠的敵人與永遠的朋友,那麼馬克斯六月來台所引發的”馬克斯效應”正是啟動相關合縱聯盟的主要因子。此外,我們認為,馬克斯的身段與想要在退休前豎立創新商業模式的舉動,正是促使整件合作關係發酵的主因。

為何仁寶與華碩和偉創力合作具有互補的綜效,我們已經在前文討論過。當然各家盤算各有不同,仁寶與偉創力合資成立公司,準備藉由偉創力全球零組件供應能力,與全球運籌能力,擠下廣達筆記型電腦代工龍頭寶座。此合作可以成形,一則偉創力沒有筆記型電腦代工,二則仁寶全球製造布局能力不足,因此對雙方來說均是一個不錯的策略。

華碩與偉創力的合作也算合情合理。一來鴻海Foxconn主機板能量已經對華碩造成直接衝擊,二來華碩全球布局雖然已經展開,但是速度與能量畢竟還是與鴻海有些差距。因此若能善用偉創力的全球運籌,那麼相關能量的擴展上將會較有效率,換句話說,有了偉創力這個幫手,華碩和鴻海要打起來是較有把握一些。此外,華碩在自有品牌(消費者)能量,包括手機與筆記型電腦已經逐漸開展,並且也有了一些成果,若能適時釋放部分製造產能(釋放製造,轉移到品牌),對於整體企業的獲利能力將會有所幫助。

最後,我想要強調,站在鴻海與廣達角度來看,當然是不樂見偉創力與仁寶和華碩合作的,但是若以整體國家發展角度來看,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並往微笑曲線兩端前進是台灣產業發展不得不走的路。因此,偉創力的出現當然給相關廠商一個積極轉型的機會。

此外,根據最近代工產業的發展,我們發現鴻海與華碩等本身的代工產能已經有些跟不上實際需求,並積極將自己代工或是商業品牌(B2B產品)委託其他代工廠,如圖一所示,包括鴻海的電源供應器與華碩的主機板等。也就是說,製造端(微笑曲線中間)大型化確立之後,企業本身的產能其實是跟不上需求的(即說顧客希望鴻海代工的產能成長率比鴻海本身的成長還大),因此便需要將一些小單,策略性的給其他友好或周邊廠商,進而形成幫代工廠商代工的代工廠商群,後續相關產業發展值得我們繼續追蹤。 (1587字)

 

 

圖一 產業鏈持續分工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