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鴻海天津設廠所傳達的訊息與後續效應

瀏覽次數:1312|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Amber 發表於 2005年7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鴻海天津設廠所傳達的訊息與後續效應

新聞:

(2005年7月1日工商時報-砸六億巨資鴻海緊密擁抱摩托天津廠)鴻海精密(2317)昨(卅)日公告斥資一千九百八十萬美元、約計六億元新台幣,透過香港轉投資富士康國際(F.I.H)成立富士康(天津)精密工業公司;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祁安表示,天津廠投資案主要是為貼近客戶考量,但丁祁安不願回應可能客戶名稱,法人圈認為,鴻海斥下巨資在天津設廠,應是為建立與摩托羅拉天津廠更為緊密的產業供應鏈。

評析:

鴻海已在今年四月底和Nokia(手機第一大品牌,全球市占率超過三成)共同投資三億美元,在北京和作擴建星網國際工業園區第二期工程,並由鴻海提供Nokia手機機殼零組件與代工能量。近日鴻海又再次出手,斥資約兩千萬美金在天津設廠。一般預期此舉是為了爭取Motorola(手機第二大品牌,全球市占率約15%)手機零組件訂單,更有媒體報導,此舉是為了併購Motorola天津廠而做的準備。

根據媒體報導,Motorola於1992年在天津開發區投資以來,從最初一億二千萬美元的投資與幾百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三十四億美元的總投資額與一萬多名員工,且在Motorola的耕耘下,天津廠已經成為全球Motorola最先進、產量最高的通信設備和生產基地之一(包括一般大型通訊設備與手機行動通訊設備等),其產品不僅供應大陸市場,還轉銷亞太及歐美地區,其生產主要以GSM及GPRS手機為主。

此外,天津廠除了有手機組裝業務外,尚包括能源產品部(ESG)和汽車工業電子部(Aces)二大部分,其中能源部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主要從事手機用充電器、電池及電源的設計與生產,其能源廠已發展為行動電話、對講機及攜帶型電子產品能源的重要供應商。

最後根據報導,Motorola一年在中國大陸本土採購金額即達一百一十二億美元,因此一旦與鴻海結盟成真,對鴻海雖是一大樂事,但是對於其他零組件供應商或是其他手機代工廠商,將是一大夢魘。

對鴻海影響

對鴻海手機代工而言,取得與Motorola更密切的關係絕對是提升規模(或是增加獲利)的一個重大因素。現階段除了Sony-Ericsson幾乎已經放棄製造外,Motorola也逐漸將相關製造產能委外,僅保留微笑曲線左端的研發與右端的行銷。而其他國際品牌廠商,包括Nokia(並未有加大委外產能趨勢)、Samsung(並未有加大委外產能趨勢)與BenQ-Siemens(幾乎不會委外,因為明基自己也需要相關產能)短期內都不會將相關委外產能擴大,因此對於鴻海代工產能而言,僅抓住Motorola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對於鴻海零組件相關集團公司而言,藉由集團優勢鴻海取得手機代工能量,並將集團其他零組件產能綁在一起,具有規模經濟的效益。因此,對於鴻海所擅長的相關零組件,包括電池組、電源供應器、機殼、連結器與手機面版而言,均有可能藉由此更緊密合作,獲取進一步優勢。一般分析認為,正崴可能併購Motorola供應鍊中的電池模組公司,進一步取得Motorola相關產能或是併購相關部門,因此後續事件發展值得進一步追蹤。

對追求持續成長的Motorola而言,放棄競爭激烈毛利又低的手機組裝業務,應該是一個正確的策略動作。原因無他,因為Nokia手機價格戰已經啟動,而Samsung與BenQ-Siemens這些緊追在後的亞洲廠商,又是成本控制的高手,因此,Motorola若不進一步積極利用鴻海全球JDSM與JDVM的整合設計、製造與運籌的能量,想要突破現階段13~15%全球市占率的瓶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台灣手機代工與零組件廠商影響

對於手機代工大廠華寶與華冠而言,直接衝擊者為華寶。Motorola手機出貨比重超過華寶總出貨9成(華冠主要產能來自Sony-Ericsson),稍一不甚,對於華寶營收將造成重大影響(可能重蹈明基因為堅持走自有品牌而痛失Motorola訂單一事)。對於零組件廠的壓力,主要來自電池組、電源供應器、機殼、連結器與手機面版等,現階段鴻海具有量產規模的零組件。但是其他相關零組件也需要特別注意,因為一旦相關資源得以整合,鴻海非常容易再進行一次順向整合,往毛利高的零組件前進,那麼相關上游零組件廠商可需要特別小心。

對中國手機產業影響

經由Nokia與Motorola紛紛在中國北京與天津地區,設立相關產業區與研發中心,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手機產業群聚幾乎已經成形(與蘇州電腦群聚相互呼應)。

此外,隨著通訊產業的持續發展,與大陸手機內銷執照的逐漸開放(或是全面開放),相關產業群聚將會更加蓬勃,因此相關國內產研單位需要注意這個區域群聚效應的發展。(1666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