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產業景氣輪動 2024年製造業可望重拾成長動能

瀏覽次數:756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3年10月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產業景氣輪動 2024年製造業可望重拾成長動能
 
2023年國內經濟成長率減緩至主計總處估計的1.61%,主要是來自於製造業的拖累,不論是傳統產業或是科技行業,景氣均同樣呈現疲弱的格局,尤其是傳統製造業中僅有食品及飼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的產值年增率尚為正數,其餘包括紡織業、機械設備業、基本金屬業、化學原材料業跌幅均達一成以上,同時科技業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產值跌幅也有個位數的水準,積體電路衰退幅度則超過兩成,而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跌幅最深。至於2023年國內服務業除了批發業因外銷市場冷卻而使進貨動能消失外,其餘包括零售業、餐飲業、觀光旅遊業、銀行業、證券業的景氣均展現強勁的增長動能,空運業、營造業、文化創意業、營造業表現則尚可,至於不動產業出現較為明顯降溫的格局。
 
2024年國內製造業除了汽車及其零件業景氣呈成長趨緩外,其餘將普遍因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庫存調整告一段落而出現觸底反彈的態勢
2024年國內製造業除了2023年表現頗佳的汽車及其零件業、食品及飼料業未能再進一步上升外,其餘傳產、科技業表現將優於2023年,反映基期低、終端市場需求回溫、庫存調整告一段落而出現景氣轉為成長的格局;以半導體業來說,有鑑於庫存去化告一段落、終端應用市場出貨量年增率有機會由負轉正,加上新興科技領域的發展將帶給半導體業結構性需求增長的機會,以及台積電將進入2奈米的試產並投入1.4奈米的研發、日月光投控於異質整合封裝持續投入,       相較於競爭對手均有技術上的領先優勢,2024年我國半導體業景氣將呈現成長的趨勢。
 
2024年國內服務業中景氣續升或處於高檔的行業居多,例如銀行業、觀光旅遊業表現仍佳,而空運業、營造業、文化創意業則持續獲得好轉
2024年國內整體服務業景氣有機會再持續呈現好轉,當中銀行業、觀光旅遊業可望維持於高檔,前者存放款利差、手續費、企業放款、投資收益表現各有所異,而觀光旅遊業雖然基期墊高,但因來台人數政府設定為倍增的狀態,期望來到1,200萬人,故對於景氣將有所支撐。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創意產業,2024年景氣推升的動能則大部分落在政策面,例如2023年5月文創法修法,新增投資抵減,此部分效益將延伸至2024年,同時2023年首度發放文化成年禮金1200元(18~21歲),2024年擴大至16~22歲,再者黑潮計畫(2024~2027年),行政院核定四年100億元,將以台灣文化內容為核心。
 
2024年國內不動產業因基期偏低、住宅房價處於高檔、土地與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注入自用型買盤而可望略顯好轉
雖然政府為讓首購族也能買得起房,財政部推出的「新青年安心成家房貸」已於民國2023年第三季,除了貸款額度拉高、貸款期限與寬限期延長,利率更下殺到1.775%,比起目前的地板價2.098%低上許多,且主計總處預測2024年國內經濟成長率將由2023年的1.61%提升致3.32%,以及貨幣政策緊縮已告一段落,此皆有利於2024年國內房市,況且土地與商用不動產投資買賣市場可望因大環境景氣的好轉而注入自用型買盤;不過國內房市調控政策恐仍有鬆綁的空間,其中財政部的囤房稅2.0讓投資客無法輕易囤房,加上全國待售新成屋規模不斷擴大,全台新屋空屋率逼近兩成,顯然賣壓仍不小;故2024年國內不動產業景氣尚僅有略微改善的態勢,而無法有大幅成長的空間。(1238個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鋼價觸底  鋼鐵人Q4向錢衝,工商時報,2023/07/24
不受颱風影響 7月新車掛牌年1成。中央社,2023/08/01
不動產專家齊聚 看好選後房市回溫。中國時報,2023/09/06
聯發科採用台積電3奈米晶片 估2024年量產。公視新聞台,2023/09/11
餐飲業大搶人才 連鎖集團掀加薪潮。中央社,2023/09/15


相關文章:
1. 今年以來產業面臨的經營環境呈現震盪起伏難測
2. 產業正在尋找另一種突破生成式AI要太多運算的解決方案
3. 華為麒麟9000S晶片是否為中國反攻的灘頭堡?
4. 歐盟晶片法案生效,半導體產業會走向大家有飯吃,還是大家都只吃一點飯呢?
5. 英特爾獨特的封裝技術引領其採用玻璃基板,應對AI時代的工作負載
6. 支持RISC-V和蘋果供應商的Imagination,想複製Arm成功上市的模式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