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今年以來產業面臨的經營環境呈現震盪起伏難測

瀏覽次數:359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3年10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今年以來產業面臨的經營環境呈現震盪起伏難測
 
2023年以來國內製造業面臨來自於全球經濟表現呈現趨緩、科技產業庫存調整較預期長、美中科技戰未歇、供應鏈重組持續、淨零排放進程推進等環境,呈現震盪起伏難測的狀況;所幸服務業則有衝動性消費、外國來台旅客增加、國旅市場暢旺、政策利多等挹注,使得內需市場表現明顯較外銷市場為佳;不過不動產業則不斷承受來自於政府打炒房政策的壓力,即便房市景氣處於修正階段。
 
2023年國內製造產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除了終端需求疲弱、庫存調整緩慢外,美中科技戰的升級、全球供應鏈不斷重組則是較大的挑戰
2023年國內製造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除了受制於全球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導致終端需求表現不佳,以及整體供應鏈庫存水位的調整不甚理想外,主要是競爭或投資面向上的惡化,包括美中科技戰的升級、全球供應鏈不斷重組,前者主要是以半導體業為主,美國不斷聯合盟友共同抗中,同時美國晶片法案補貼規則也確立,對於領取補助款廠商未來投資中國將有所設限,以及中國也開始展開反擊的動作,此皆讓美中雙方互相反制的情況趨於頻繁,也讓台系半導體供應鏈繃緊神經。
 
2023年國內服務業在全民普發6,000元、疫後外出衝動性消費浮現、邊境鬆綁帶來的外國旅客增加、國內旅遊市場暢旺下,呈現利多因素充斥的局面
不同於製造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呈現震盪起伏難測,國內服務業相對是受益於內需市場的活絡,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全民普發6,000元、疫後外出衝動性消費浮現、邊境鬆綁帶來的外國旅客增加、國內旅遊市場暢旺等,顯然在政策面偏向利多、疫後各項管制鬆綁下,有助於各項服務業需求的增加。
 
2023年不動產業經營環境明顯由政策面來主導,包括平均地權條例、央行第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囤房稅2.0等,所幸利多政策有青年安心成家方案2.0措施
2023年國內不動產業者持續飽受打炒房政策的衝擊,2023年6月15日央行實施第五波房市管控措施,針對特定地區的限貸新措施,且平均地權條例子法也於7月1日上路,預料後續政府將會密切觀察新措施上路後的成效,進行滾動式檢討;再者以囤房稅2.0來說,規劃針對特定房屋以外的非自住住家房屋,從現行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法定稅率自現行1.5%至3.6%調升到2%至4.8%,此部分預估受影響房屋數約96.8萬戶至135.8萬戶,另外對於全國單一自住且排除高價住宅者,稅率可從現行1.2%降至1%,此部分預估約310萬戶受惠,在此情況下,課徵囤房稅2.0政策預計影響最大的仍是不動產開發商,畢竟其興建房屋存貨的認定尚未鬆綁,而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合計多戶房屋持有者房屋稅負將有所增加,但若房市景氣無大幅修正的狀態,則不大容易發生屋主拋售的狀況。
   
所幸行政院通過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並於2023年8月實施,此房貸具有貸款年限(30年拉高至40年)、額度上限(800萬提高至1,000萬元)、寬限期(三年延長至五年)、利率補貼(新版一段式方案為1.775%、兩段式方案首兩年優惠利率1.565%、第三年起1.865%)均增加等利多;而此部分確實激起首購的自住族群積極申請,且件數與金額均超乎原先預期,合計八大行庫單月撥款金額167.86億元,8月較7月超過一倍以上,受理申請量更是7月申請量三倍以上。(1228個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文化黑潮計畫獲行政院100億支持  國際台劇徵案率先啟動。經濟日報,2023/09/04
供應鏈重組論壇 聚焦四大移轉熱區布局策略。經貿透視雙周刊,2023/09/20
美半導體補貼規則拍板。經濟日報,2023/09/23
新青安房貸熱 申請爆棚。經濟日報,2023/09/23


相關文章:
1. 
產業正在尋找另一種突破生成式AI要太多運算的解決方案
2. 華為麒麟9000S晶片是否為中國反攻的灘頭堡?
3. 歐盟晶片法案生效,半導體產業會走向大家有飯吃,還是大家都只吃一點飯呢?
4. 英特爾獨特的封裝技術引領其採用玻璃基板,應對AI時代的工作負載
5. GaN 是否具有可靠性?
6. 支持RISC-V和蘋果供應商的Imagination,想複製Arm成功上市的模式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