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各種不同的AI模型差距正在縮小,AI革命還能繼續嗎?

瀏覽次數:1899|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 友子 發表於 2024年6月1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各種不同的AI模型差距正在縮小,AI革命還能繼續嗎?

輝達2024年5月公布的營收令人瞠目結舌,且宣布一年一節奏的平台發布計畫。馬斯克認為人類水準的AI將於​​2025年出現。這一種感覺,AI革命似乎還處於進行式中。

可是根據華爾街日報分析,AI的改進速度正在放緩,即使是最有能力的AI,其應用似乎也比最初想像的還要少。建置和運行AI的成本極其高昂,加上新的、具有競爭力的AI模型不斷湧現。一般確信AI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對大多數人的實際工作方式,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這些因素引發了人們的疑問:AI是否可以商品化並產生營收(尤其是利潤)的潛力,以及新經濟是否真的正在誕生?如今看起來,在AI方面的支出可能有點太多,就像20世紀90年代末網路繁榮期間看到的那樣,最後是否會因為支出過多,導致了類似網路泡沫破滅景象,的確值得深究。

當今的大型語言模型AI(例如: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由於注入大量數據,使其具備可衡量和定性的分析能力。但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前進的一個主要障礙是,公司已經在或多或少的整個網路訓練其AI上,並沒有額外數據可收集了。現今的AI已經找不到更多人類網路生成內容,那麼這些AI模型的進步,很可能就停滯了。

為了訓練下一代AI,工程師正在轉向「由其他AI產生數據的“合成數據”」模式。可是根據專家表明,這樣做不會讓AI變得更好。也就是說,AI模型可能正進入漸進式的進步,而非跳躍式的。未來所有AI模型的性能之間的差距將逐步縮小。

基本上,當技術邁入成熟期,每個公司都知道如何建造它。如果沒有深刻的突破,沒有企業在表現上會具優勢。公司營運都在追求效率,一旦AI模型差距縮小,就沒有企業能夠明顯獲勝,有些企業甚至因為消減成本過慢,還尚失優勢。電動車變成價格戰就是最好的例子,AI產業預計再一至兩年可能邁入這一階段。

如果AI真正進入這一階段,OpenAI和Anthropic等AI新創公司的未來可能黯淡。這或許也是OpenAI積極想和蘋果合作,讓Siri能與ChatGPT結合帶來更多商機的關鍵。畢竟,大型科技公司擁有最多資源,其可以透過既有產品和服務帶來商機,但新創公司就不行。這或許是Inflection AI聯合創始人和其他員工在 3月跳槽到微軟,而Stability AI的執行長於3月突然離職的關鍵。

根據紅杉資本的計算,該產業在2023年花費500億美元購買輝達晶片來訓練AI,但只帶來了30億美元的營收。這種不成正比的模式,還能夠撐多久。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表示,有證據顯示AI遠遠沒有像人們所吹捧的那樣能夠提高生產力。雖然這些系統可以幫助一些人完成他們的工作,但它們實際上並不能取代他們。所以AI革命到底還會繼續前進,還是再歷經一至兩年後,企業終於發現,AI並非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如果真的走到這一步,那麼所有吹捧AI的言論或投資,又將進入一個轉型期了。(1165字;圖1)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1. 中國政府預計投資8.45億美元全力發展全固態電池,日本成為歐美唯一救命稻草?
2. 中國加碼投資基金進入第三期,配合重大國外投資中國AI,半導體和AI成為中國對抗美國管制的關鍵技術
3. 您準備好迎接新興的汽車雷達衛星架構了嗎?
4. Humane AI Pin才剛推出不到一個月,就面臨公司出售的窘境,純AI裝置還有商機嗎?
5. 前瞻技術脈動:AI與機器人技術(202412)
6. 生成式AI正進入遊戲開發產業,並將顛覆遊戲開發工作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