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遙控裝置專利訴訟 台灣公司Drone Technologies獲758.4萬美金賠償

瀏覽次數:802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朱子亮 發表於 2016年4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本案為登記於台灣之無人遙控直升機產品研發製造商Drone Technologies,於2014年1月24日美國賓西法尼亞州西區聯邦地院控告法國手機、車用多媒體無線通訊系統以及城市無人機產品製造商Parrot S.A於未經該方授權下使用其US 7,584,071與US 8,106,748 兩項美國專利技術來製造及販售無人遙控直升機產品及其操控程式,並侵害前述專利。案件系爭專利及訴訟當事人等詳細資訊,可參考產業資訊室「遙控裝置專利訴訟 台灣廠商Drone Technologies控告Parrot」文章報導:
http://cdnet.stpi.narl.org.tw/techroom/pclass/2014/pclass_14_A051.htm
  • 系爭071專利名稱為「地磁感測之遙控運動裝置及遙控裝置」(Remote-controlled motion apparatus with sensing terrestrial magnetism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e),
  • 系爭748專利名稱為「具加速度自我感測之遙控運動裝置及遙控裝置」(Remote-controlled motion apparatus with acceleration self-sense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e),
 
兩項專利發明人及原專利權人皆為李友端(Lee Yu-Tuan,本案中稱呼其為Diane Lee),隨後於2013年轉讓給Drone Technologies。071及748專利亦取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權,其中071專利之中華民國發明專利公告號為I324080,而748專利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則為I361095。除本國專利外,兩專利並未在歐盟、日本或中國大陸等國家申請專利。

圖一、遙控裝置專利訴訟 台灣廠商Drone Technologies獲758.4萬美金賠償 

Source: Drone Technologies、Parrot S.A
 
本案於庭審舉行之前,訴訟兩造已未再就兩項專利侵權事實等表示異議,故陪審團庭審僅就侵權賠償金計算議題進行審理,庭審結果裁定被告須就2012年1月3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間兩項專利侵權情形支付3,783,950美元,以及自2015年7月1日起算至未來兩項專利失效日期間(071專利失效日為2028年3月,748專利為2030年11月)兩專利侵權情形支付4,016,050美元,故合計為7,584,071美元侵權賠償
 
被告隨後提出依法律判決聲請(JMOL),尋求重新舉行庭審,承審法官以該方未能證明庭審結果存在明顯錯誤或不公情形為由駁回其聲請。目前,本案已為承審法官宣告終結,僅剩合理律師費議題部分尚未審理,而被告方面於2015年7月27日就本案結果提出上訴。
 
一、當事人適格性(Lack of standing)議題
本案被告之主要抗辯,為主張原告缺乏發起本次訴訟之當事人適格性(lack of standing)。由於相關法院檔案為保密性質,故未能獲得詳細事由陳述。本項抗辯之概要為被告方面聲稱,兩項系爭專利之真正持有人或共同持有人,應為另一家未涉入本案之台灣公司(法院公開檔案中未透露此公司為何者),理由為兩項專利唯一發明人Diane Lee之配偶Bruce Ding應為實質或共同發明人,而Bruce Ding於專利發明期間,為前述未涉入本案公司之員工,故兩項專利發明應實與該公司之業務活動有所關聯,或為前述業務活動之產出成果,故兩項專利在Bruce Ding或其雇主所持有或共同持有下,Diane Lee並無資格單獨將兩專利轉讓給原告Drone
 
法庭將本議題之討論重心,放在確認Diane Lee是否為兩項系爭專利唯一發明人及持有人,若答案為肯定,則原告Drone具本訴訟當事人適格性則無疑義,同時其他相關爭議問題,亦無需再予以討論。法庭特別說明,是否為專利獨立發明人之測試方法,為該發明人是否能出示確鑿證據(與發明概念同時期且可揭露前者之書面資訊等)來證明其持有一具體、明確且永久之發明概念(而非一般研發計畫或研發目標),同時具相關技術領域習知技藝人士亦可充分理解前述發明概念。
 
法庭最終認定,原告所出示之證據記錄支持Diane Lee為兩項系爭專利唯一發明人、同時被告所出示證據,亦不足證明Ding或其雇主為共同發明人,據此,被告主張受到駁回。
 
二、評析
鑒於被告曾透過事實調查程序之口頭取證,獲得專利發明人Diane Lee既非工程師且對系爭專利技術缺乏瞭解之有利陳述,故欠缺當事人適格性主張實有成功機會,至於法庭何以採納原告主張,認定Diane Lee為兩項專利發明人無誤,且全盤推翻被告說法,因兩造出示證物及事實陳述等檔案保密而未公開,故無法得知其原因。
 
本案經驗仍說明,所註冊專利之發明人或共同發明人,若非實質發明人,則容易在美法院侵權訴訟中產生當事人適格性爭議,故應儘量避免由他人頂替真正專利發明人,或應至少將其列名為共同發明人。(1312字;圖1;表1)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訊
訴訟名稱 Drone Technologies, Inc.v. Parrot S.A., Parrot, Inc.
提告日期 2014年1月24日
本案原告 Drone Technologies, Inc.
本案被告 Parrot S.A., Parrot, Inc.
訴訟案號 2:14-cv-00111
訴訟法院 美國賓西法尼亞州西區聯邦地方法院
爭議專利 US7,584,071
Remote-controlled motion apparatus with sensing terrestrial magnetism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US 8,106,748
Remote-controlled motion apparatus with acceleration self-sense and remote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爭議產品 被告無人遙控直升機產品Parrot AR.Drone及Parrot AR.Drone 2.0,包括其操控等相關應用程式Parrot FreeFlight application。
訴訟結果 2015年5月1日,陪審團裁定被告就兩項專利侵權支付7,584,071美元賠償;2015年7月16日,法官駁回被告依法律判決聲請;7月27日,被告提出上訴。
Sourc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6/4
 


本站相關文章:
  1. Parrot主導低階無人機,但正面臨競爭
  2. 無人機普及時代即將到來
  3. 3D Robotics攜手索尼進攻企業無人機市場
  4. 10年後顛覆世界的10大未來技術
  5. 連網機器運動控制系統專利訴訟 Automation Middleware Solutions控告Emerson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