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INSEAD:實現科技向善須透過優秀科技

瀏覽次數:710|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Wen 發表於 2022年3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INSEAD:實現科技向善須透過優秀科技

根據 INSEAD Knowledge(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知識平台)近日發表訊息,提到網路科技將人們聯結在一起,在疫情爆發時能保持聯繫。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以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問題,如目前探究在診斷疾病、阻止網絡攻擊和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然而,技術若不能控制監管,將會造成偏見、激進化並危及安全和隱私。因此,技術如同一把雙刃劍;能夠成為推動進步的力量,也會被濫用造成傷害。
 
近年來私營和非營利部門一直支持科技向善(Tech for Good)運動,該運動倡議透過科技發展兼顧社會與大眾利益,同時幫助世界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從歷史觀察,Tech for Good是否有可能在不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取得成功?INSEAD認為,答案主要在關注所謂的優秀技術(Good Tech)。

開發技術不僅僅著重在它能做什麼,應優先關注如何提供跨環境的設計、實施與監控。Good Tech的目標是盡量減少現代技術被濫用或造成傷害的可能性,讓社會能獲得利益。INSEAD提出優秀技術須透過三個組成來達到嚴格、包容的設計以及實施監控流程:包括(1).優良原則、(2).公平流程和(3).強有力監督。以下簡略說明這三個組成內容:

1. Good Tech 具包容性、重價值及未來性

目標設定後,高績效始於定義價值;在一個組織或團隊,共同的價值能防堵濫用和風險。優秀技術原則不僅僅是文字;應反映不同利害關係人間的協作過程。其過程不能倉促,通常須數個月時間來考量與實施。

近年來,谷歌、微軟、IBM、BMW和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等企業成立了聯盟以支持道德或責任技術的原則。至2020年4月,瑞士非營利組織AlgorithmWatch在其AI全球道德準則清單中有173條準則,這些原則須被仔細的審查。

2. Good Tech 須受公平流程的約束

承諾公平流程有助於發展Good Tech。據調查,企業能夠長期的高績效,與企業領導者重視公平流程有密切關係。以下五個價值定義皆適用於Good Tech:
  • 具體透明:包括目標、目的和規則
  • 一致性:隨著時間推移,對待人和問題,沒有偏好或偏見
  • 溝通方式:傾聽重於講述,提供包容性的溝通環境
  • 可變性:面對新證據的觀點
  • 文化:具務實性,不是追求流行或方便
新技術開發時,在設計、實施和評估等各階段應制定清晰流程,讓相關利害關係人能參與其中。即便面臨變化或風險突發,應迫使學習和持續改進。例如,精準醫療的性別偏見會影響患者護理,尤其是人工智慧使用的大數據來自男性多於女性。此情況下,公平流程應要求數據分析與性別無關,並建立系統檢查以防止偏見,例如Tremau AI公司已投入相關作法。

3. Good Tech 須要好的領導與監督

許多組織已導入了審查和調查人工智慧風險的倫理委員會。公平流程要求公正、負責、透明的領導。優秀技術倫理委員會應包括具有足夠多樣性的外部跨部門專家,以消除任何偏見。

倫理委員會必須由公平流程組成,否則將面臨風險。例如谷歌的人工智慧倫理委員會就在成立不到一周後暫停了。由於其董事會缺乏明確的授權,組織對其組成和角色的懷疑日益增加,而無疾而終。一個值得讚許的案例是歐盟發佈白皮書的做法,重視促進利害關係人之間公開、知情的辯論。

技術總是帶來風險,而且永遠都會。優良的技術原則、公平的流程和強有力的監督可以幫助人們讓世界更安全。最終若有機會在未來幾年避免技術災難,基於優秀技術原則,僅降低一定機率仍將是重大成就。(1265字;圖1)
 

資料來源:
'Tech for Good' Needs a 'Good Tech' Approach。INSEAD Knowledge,2022/3/1。
Tech for good 風潮吹進台灣!科技應用 X 社會創新的潛力與限制。社企流,2020。
 
 
相關文章:

1.從24家新創公司看科技產業趨勢
2.軟銀Pepper機器人夢碎或戰略轉變
3.導入AI以協助解決目前半導體缺貨,且對長期戰略產生互補
4.《Science》雜誌2021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5.量子電腦在8種行業應用案例未來將有重大變化
6.全球獨角獸大增七成突破1000家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