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中國半導體進口額續創新高 但國產化政策不變

瀏覽次數:158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劉佩真 發表於 2021年10月29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中國半導體進口額續創新高 但國產化政策不變

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續創新高,2021年1~9月已來到31,260.71億美元,年增率更是高達24.40%,估計全年將可超過2020年的3,500.35億美元水準,且即便2021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飆漲,但中國進口集成電路的金額仍遠超過原油,總計2021年1~9月對岸原油進口金額為1,844.69億美元;反映中國對於半導體業需求隨著終端應用市場的復甦而擴張,更有晶片價格上漲的推波助瀾,且由上述數據亦可知半導體業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戰略物資。

中國集成電路實際自給率恐不足20%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多次超越原油,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甚至2021年1~9月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竟比原油多出1,281億美元,顯示中國耗費大量外匯,甚至中國集成電路實際自給率恐不足20%。

因而,中長期而言,中國官方政府仍是亟欲透過進口替代政策,來壓低集成電路進口額,並藉此扶植當地的半導體業,特別是美中兩強的對抗趨勢難以扭轉,半導體作為信息安全的硬體保障,不可能長期均受制於國外壟斷,故對岸政府終期目標是希望能實現中國半導體技術、製程、晶片、設備材料等實現自主可控制的狀態。

地緣政治緊張卡住中國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特別是全球半導體短缺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現狀,使得各國加強對半導體供應鏈的審查,並促使全球各供應國爭奪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權,更加凸顯半導體產業為尖端以及具有高附加價值的行業,對於整個國家經濟中可謂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關鍵性產業,因而2021年以來世界各國都相當重視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理論上,2019年~2021年美中歷經關稅戰、科技戰,中國應當強化半導體國產化的進程,集成電路進口金額下降方為合理,不過事實上卻未如預期,主要是一方面美國對中國半導體業持續進行卡脖子政策,對岸企業在面臨關鍵半導體設備、FPGA、EDA等取得不易的情況下,先進製程的進展受到阻礙,核心晶片的開發也面臨卡關,在此情況下,中國對於海外的集成電路進口需求自然有增無減。

另一方面,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需求國,佔比仍高達三成以上,遂也成為美國半導體業者重要的市場,故即便在美中科技戰下,也難以快速斬斷原先美國企業對中國客戶的經營,畢竟中國市場的進口情況對於美企營運績效影響甚鉅,因而2021年10月下旬美國國會文件顯示,儘管美國政府已將華為和中芯國際先後列入限制貿易黑名單,不過這兩家公司的供應商從2020年11月9日~2021年4月20日仍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出售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產品和技術給華為和中芯國際。

美國仍放行千億美元商品賣給中國華為

從美國國會釋出的文件顯示,美國商務部仍放行千億美元商品賣給中國列入貿易黑名單的廠商,對岸終究會極力朝建立半導體業自主可控的道路前進,尤其是十四五期間的重點,中國將在於支援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包括3D矽穿孔技術和扇出型封裝等。此外,邏輯晶片的先進封裝和功率器件的封裝也將會是發展重點,同時中國亦將力圖半導體關鍵設備材料領域的突破,增強產業本土配套能力,為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提供堅實基礎。

結語

不過,美中摩擦下,中國半導體業者將持續面臨禁售限制,且本土半導體製造能力尚弱,導致產業鏈脫節,再者全球範圍內日益趨嚴的外商投資管控制度,進一步增加中國跨境投資的難度,此也將是中國半導體國產化所面臨的挑戰。(1350字;圖1)


作者: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雖列入黑名單...美仍放行千億美元商品賣華為、中芯。工商時報,2021/10/23。
華為中芯列美國黑名單 仍獲上千億美元出口許可。中央社,2021/10/23。
美制裁陸企 傳黑名單開小門。經濟日報,2021/10/23。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運行情況。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2021/3/22。 


相關文章:
1. 各國供應鏈在地化策略 將使全球半導體高度分工產生轉變
2. 2021年中國半導體將於夾縫中求進取
3. 中國狂掃二手半導體設備 華為建晶圓廠自產自用
4. 即使武漢弘芯解散,中國發展半導體的目標不受任何影響
5. 中國半導體扶植政策之發展演變
6. 中國半導體發展的三大瓶頸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