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劉德音接受時代專訪:囤貨導致晶片荒、擴廠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人力難覓

瀏覽次數:1762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21年10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劉德音接受時代專訪:囤貨導致晶片荒、擴廠資金不是問題、技術人力難覓
 
其實,台積電高層極少接受媒體專訪,這次可能是台積電回應美國商務部不滿意在解決汽車晶片缺貨議題。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董事長劉德音,近日(2021.10.1)接受美國時代雜誌(TIME)訪問,當談及全球車用晶片缺貨問題,他直言供應鏈中肯定有人在囤積晶片。當汽車廠將矛頭指向台積電,但劉德音告訴車廠:你們是台積電的客戶的客戶的客戶,台積電怎麼可以在不優先考慮其他客戶的情況下,而將晶片先給車廠呢!
 
至於,如何解決” 供應鏈中有人在囤積晶片”這個問題,劉要求他的團隊對不同的數據點進行三角測量,以確切掌握哪些客戶真正需要,哪些客戶在囤貨。這進而迫使他做出艱難的決定,推遲被認為不那麼迫切急需的重要客戶的訂單,雖然有時客戶可能不滿意,但這對需要晶片的行業做出最好的事。
 
台積電最先進的 3 奈米晶片,即將在明年(2022)下半年在台灣台南廠量產,這種最新一代的晶片製造或節點,將領先英特爾和 GlobalFoundries 等美國公司至少兩個世代。
 
Gavekal Dragonomics 技術分析師 Dan Wang 認為,未來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當台積電處於巔峰狀態時,尋找持續突破邊界所需的資源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最近的嚴重缺水缺電對半導體行業處於危險之中。
 
台積電雖居全球的主導地位,使得其主要競爭對手不僅是公司也來自政府。雖然,汽車行業的晶片短缺是受到疫情大流行和貿易戰影響而使決策者做出取消訂單的錯誤判斷。然而,歐盟委員會公佈了一個公私半導體聯盟,目標是到 2030 年將其在全球生產市占率提高到 20%。韓國政府正在提供激勵措施,以推動晶片製造商在 2030 年前進行 4500 億美元的投資。中國更是砸大錢扶植半導體產業以追趕歐美,習近平經常強調“自主研發”的重要性,打造安全可控的供應鏈,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
 
關於台積電赴美國投資的原因及其局限性。劉說:這是由客戶的政治推動而促成的,並堅持認為“半導體本地化不會增加供應鏈的彈性”,甚至可能“降低彈性”。雖然,美國“土地和電力便宜”的同時,但“必須努力尋找合格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劉承認,美國的成本“遠高於”台積電的預期。
 
這一切都指向由地緣政治及美中貿易戰而非科學或商業驅動的本地化熱潮。畢竟,在美國開設晶圓廠只影響製造過程的一小部分。目前,半導體通常在美國設計,在台灣或韓國製造,在東南亞測試和組裝,然後在中國將它安裝到產品中。儘管台積電在代工服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生產其所有晶圓廠仍只依賴荷蘭公司 ASML 先進微影機(EUV)。
 
時代雜誌認為,如果一條供應鏈的強度取決於其最薄弱的環節,那麼在美國開設晶圓廠就不會增強太多,美國的競爭力可能只會逐步提升。儘管,台積電已決定在亞利桑那州設新工廠生產 5 奈米晶片,目前處於領先地位,但到 2024 年開始量產時,將比最先進的節點製程又落後幾代。
 
這些半導體技術非常先進,如果不投入大量資金就不可能趕上,即便投入巨資,也不能保證可趕上的。畢竟,台積電公佈的三年1000億美元投資並不是孤立無援的。台積電可以與所有合作夥伴的雄厚研發資金相結合得到充分奧援增強,例如:蘋果、英偉達和 AMD 等,甚至可以創造 100 倍財務狀況。這是,任何公司或國家都無法發展的龐大生態系統。
 
劉說,美國更有意義要做的是,確保自己站在下一個偉大進步的前沿,建議與其徒勞地追逐和半導體供應鏈本地化,不如將同樣的資金投入到下一個技術大躍進,就像投資 COVID-19 疫苗研發生產。還有,建議美國應該專注於他們的優勢前瞻技術:系統設計、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劉說,台積電或許已經領先到 2030 年,但十年後仍然有番競爭有待爭奪。
 
台積電已宣布三年 1,000 億美元的投資計畫,雖然總投資金額聽來十分驚人,但可能還是不夠的。(1205字;圖1)
 
 
參考資料:
Inside the Taiwan Firm That Makes the World’s Tech Run. Time, 2021/10/1.


相關文章:
1. 《台積電股東會》劉德音:全球審慎布局與客戶分擔成本 有信心毛利率50% 
2. 美國要求台積電建6座晶圓廠 車用晶片短缺6月底前緩解
3. 拜登將決定外國公司可否獲得美國半導體補助
4. 美國商務部要求半導體代工業者45天內填報RFI供應鏈資料
5. 美國亞利桑那州面臨乾旱缺水 威脅半導體製造
6. 各國供應鏈在地化策略 將使全球半導體高度分工產生轉變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