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破壞腸道細胞DNA的毒素可能致癌

關鍵字:大腸桿菌colibactin癌症
瀏覽次數:121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周媛韻 發表於 2019年3月7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破壞腸道細胞DNA的毒素可能致癌
 
麻薩諸塞州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腸道細菌可能是造成腸癌的罪魁禍首,過去的研究指出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其消化系統中通常具有較高含量的大腸桿菌,大約20%的大腸桿菌菌株所產生的一種叫colibactin的損傷性毒素,其被證實會破壞腸道細胞中的DNA,可能是轉變成癌症的第一步。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
 
為了證實colibactin的毒素對身體的作用,研究人員將會產生colibactin毒素的大腸桿菌注射進人類的腸道細胞內,他們發現毒素在16分鐘後嚴重破壞了腸道細胞的DNA,而那些注射了不會產生colibactin毒素大腸桿菌則對腸道細胞沒有產生特別的變化。當研究人員重複在小鼠上進行同樣的實驗後,發現了與結腸細胞中的結果是一樣的。這個發現是一個很直接的證據來證明colibactin毒素會直接損害腸道細胞的DNA。
 
目前研究人員還在研究該毒素所造成的損害會不會導致癌症,但從其他的情況下如煙草製品就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對DNA是具有致癌的破壞性。他們尚在釐清這些大腸桿菌是甚麼時候及為甚麼會產生colibactin的毒素,尤其是針對部分人的腸道中。(414字;圖1)


參考資料:
A gut bacteria toxin that damages DNA may be involved in bowel cancer. New Scientist,2019/2/14


本站相關資料
1. 基因轉殖的細菌可清除人體腸道內的毒氨
2. 本世紀醫療--微菌移植治療,台灣法規拚上路
3. 自體細胞療法2018.9.6正式上路
4. 可視化腫瘤微環境和定量細胞外囊泡的新成像技術
5. 南韓允許消費者基因檢測裝置DTC自行檢測癌症和失智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