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資誠:靠AI轉型、台灣企業只剩10年準備

關鍵字:AI機器人自動化
瀏覽次數:1555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發表於 2018年2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自動化對工作帶來的三波衝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發布「AI機器人真的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自動化對工作之潛在影響」研究報告,分析全球29國超過20萬名勞工工作任務和技術,就不同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評估自動化在西元2030年可能對各產業勞工的潛在衝擊。
 
因應人工智慧(AI)發展帶來的自動化趨勢,台灣僅有10年時間可準備,政府、企業、工會和其他組織,都須增加投資教育和技能,以幫助勞工在職涯中適應技術變革。另外也很重要的是,工作的總需求水平必須保持在高水位,以便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例如,可透過增加公共和私人基礎設施,投資在交通和住宅等領域。
 
報告指出,自動化對工作帶來的衝擊分為三波,第一波是演算法衝擊,第二波是增強效益帶來的衝擊,第三波是自主化衝擊。
 
首先,演算法的衝擊已在進行,主要是透過自動化分析結構化的數據,及執行簡單的數位工作。據報告指出,這波創新浪潮可能會在2020年代早期到來。
 
增強效益帶來的衝擊也已在進行中,但到2020年代晚期才會成熟。這波重點是重複性工作和資訊交換自動化,及空中無人機、倉儲機器人和半自動車輛進一步發展。
 
最後一波的自主化衝擊,到2030年代中期逐漸成熟。報告指出,AI將越來越能分析多個來源的數據,並在沒有或極少人為干預情況下做出決策並採取行動,例如完全自主的無人駕駛車輛可大規模運行。
 
報告提及,到2030年代中期,現有工作高度可能被自動化取代的比率,將因不同國家而異。在東亞和北歐的平均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經濟體中,估計只有20%到25%左右。不過,東歐經濟體的工業生產更容易自動化,可能有40%以上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
 
各個產業工作受自動化影響的差異很大,工作高度可能被自動化取代的比率最高三名依序是運輸與倉儲業(52%)、製造業(45%)和建築業(38%);最低的是教育業,僅有8%;次低的是人類健康與社會工作(21%)。
 
PWC表示,雖然自動化可能造成某些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但自動化的新技術將帶來更大和更富裕經濟,可望創造新就業機會,且新的就業機會很可能會超出被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從數位革命發展至今,甚至到2030年代,自動化都不至於導致大規模技術失業。
 
AI技術每天都變得越來越複雜,企業需要了解未來在何時何地可能受影響,提早了解自動化帶來的風險和機會並預作準備。(765字;圖1)
 
 
參考資料:
AI 機器人真的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發布「AI機器人真的會偷走我們的工作嗎?自動化對工作之潛在影響」研究報告,2018/2/6。


本站相關文章:
1.
2019年全球機器人銷量的40%在中國市場
2.人工智慧對企業來說,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趨重要​
3.自動化對勞力市場帶來的潛在影響​
4.麥肯錫:機器人是取代製造而非工作​
5.人工智慧最終會對社會帶來經濟變革,但不是現在​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