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ARM針對2015年行動、物聯網的15項預測

瀏覽次數:555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15年1月26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ARM已經成為行動處理器架構的領導公司,對於未來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甚至物聯網發展方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掌握未來趨勢,ARM提出2015年的15項預測,期望能給產業一個指引的方向。

 
ARM的第一項預測是2015年全球50%智慧型手機將採用64位元架構指令集的處理器。此外,擁有LTE功能且64位元處理器的手機價格會出現低於70美元的機種。這說明ARM認為2015年64位元處理器之智慧型手機是市場主流。
 
其他在智慧型手機的預言是行動通訊營運商將於農村推出以智慧型手機為主的醫療保健服務;大量的行動支付手機將出現,進而推動智慧型手機成為人們生活中付款的一部分。這由Apple Pay所帶動的行動支付於2015年將更加明顯;無線充電功能會變得重要,通過不斷改進設計,產品的功耗將會變得更低,無線充電也變得愈來愈好。
 
此外,隨著對硬體安全性需求的增加,生物識別技術將成識別用戶身分的重要途徑,進而產生一個巨大的快速成長的市場。在穿戴式市場,ARM認為穿戴式裝置必定會通過人們對其的考驗,因為其具備可行動性與情境感知能力,可以讓消費者願意擁抱它。 
 
對於物聯網產業的預測,ARM也提出許多看法,例如:ARM認為物聯網最大的營收來源在於城市與企業,所以智慧城市與企業採用是物聯網的第一步;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積極投入物聯網,使得其將獲重大IC設計的採用;物聯網將從穿戴式裝置感染至機器人市場;隨著產業開始成熟,不同物聯網標準為了爭取認同而逐漸尋找到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由於愈來愈多的網路攻擊事件不斷發生,使得從感應器至伺服器端的硬體安全變得愈來愈重要,驅使廠商加入更多研發。
 
ARM認為愈來愈多的製造商與網路公司將購併半導體廠商,讓其獨特產品特質能夠加入產品的價值鏈中.因為垂直整合的產業趨勢,於未來一段時間都會變得更加重要。
 
從這裡可以看出,ARM其實有很多觀點都是站在自己公司立場去看,一旦64位元處理器起飛,對其營收有很大幫助。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起來,都可以幫助ARM爭取更大市場空間。不過,ARM的看法還是值得關注。(760字)
 

圖一、ARM於2015年的15項預測
  1. 50%智慧型手機將有處理64位元能力
  2. 生物測定學(biometrics)將促進不同的用戶ID策略
  3. 行動通訊營運商將運用智慧型手機服務落實鄉村健康照護
  4. 穿戴式裝置必須傳遞可行動及脈絡資訊(actionable and contextual information)來通過「出門一定要有我」(don’t leave home without me)的測試
  5. 64位元LTE智慧型手機售價將低於70美金
  6. 物聯網最大的收益將來自智慧城市與企業
  7. 對於網路攻擊日益關注將使硬體安全性從感應器移到伺服器
  8. 越來越多代工廠及網路公司將收購半導體販售商,以在價值鏈中加入獨特銷售主張(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 
  9. 智慧型手機與隨著晶片及PIN興起的大量行動支付將使零售更有效率
  10. 基準數據(benchmark data)將使終端使用者的選擇轉為最佳化目標伺服器(purpose-optimized servers)相對於單一方法(monolithic approaches)
  11. 隨著無線充電消費性產品進入市場,努力將轉向效率及常用規格(form factor)
  12. 中國半導體販售商對於物聯網的聚焦將帶來大量與客戶的成功
  13. 最新的物聯網潮流將由穿戴式科技轉向機器人隨著產業漸趨成熟
  14. 不同的物聯網標準聯盟將開始整合
  15. 系統表現的需求將把網路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從伺服器上軟體移至緊密結合的硬體加速器(hardware accelerators)
Source :ARM,2015年1月
 
本網站相關連結:
  1. 物聯網時代的10項預測
  2. 物聯網躍升2015年CES展的主角
  3. 物聯網關鍵物件晶片2015年成長36.2%
  4. 蘋果 iOS邁向64位元最終目的結合OS X?
  5. 2022年智慧家庭將配備500項智慧物件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