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因應全球能源枯竭而節能減碳目標而生的純電動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發展過渡時期,為解決電動車充電環境尚未完善之議題,Tesla Motors企圖解決這些個問題,並且吸引許多科技大廠洽談合作,使得Tesla成為驅動產業的新動力。 |
|
Tesla Motors成立於2003年,由史丹福大學研究生Elon Musk及JB Straubel創辦,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在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以鋰離子電池作為能源的電動汽車 Roadster;最初僅生產出7輛被視作「創始人系列」提供給公司董事長 Elon Musk、Google 創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eBay 創始人 Jeff Skoll。但是,因開發進度緩慢、成本嚴重超支而將當時公司的重要主導者踢出公司,有創始人兼CEO Martin Eberhand和Marc Tarpenning 等人。同年10月,Roadster 實現量產約1000輛,提供給好萊塢大腕和科技界億萬富翁使用。
2013年Tesla賣出22.5萬輛電動汽車,從2008年至2012年,Tesla在31個國家銷售超過2250輛Roadsters。2014年計畫每年製造 50 萬輛第三代車型,同時也製造 Model S 和 Model X。全自電動豪華車Tesla Model S基本售價57400美元。Tesla宣布計劃投資50億美元建立電池工廠 (Gigafactory),蘋果公司也有意為未來蘋果汽車找Tesla買電池。
Tesla與松下合作電池
2009 年開始,松下與特斯拉開始合作為Tesla提供電池。2010 年松下投資特斯拉3000萬美元。2013 年松下又與特斯拉簽訂新的電池供應協議,擬在 4 年內為特斯拉的電動車Model S 和 Model X提供 20 億顆汽車電池,約高達 70 億美元交易價值。
Tesla電池工廠Gigafactory是秘密武器又找電池商合作可能性
前不久,特斯拉計劃投資50億美元建立電池工廠(Gigafactory),美國西南四州紛紛向Tesla公司展開雙臂歡迎,但是唯獨新澤西州拒之門外。Tesla已與松下建立長期合作,但特斯拉官方並未正式公布 Gigafactory 的合作伙伴名單。目前,特斯拉已經審核了其他電池供應商,包括 LG Chem、Samsung SDI 和比亞迪。特斯拉 Gigafactory 計畫50億美元,其中 20 億自資,松下預計投資 10 億,其他20 億資金缺口可能來自其他電池供應商。Tesla設定Gigafactory 每年電池產能35 GWh很有學問,但電池組的需求是 50 GWh,其中 15 GWh 缺口將由供應商來滿足。至於,儲能業務主要是與 SolarCity 合作,雙方已有超過三年的合作關係。Tesla之Gigafactory 計畫:
- Gigafactory 總投資 50 億美元。
- 預計 2017 年正式投產,佔地 1,000 萬平方英尺(約 93 萬平方米),雇用 6,500 名工人。
- 到 2020 年 Gigafactory 的鋰電池產量將會超過 2013 年全世界的鋰電池產量之和。每千瓦時的電池組的成本將會降低 30% 以上。
Tesla電動汽車直銷模式受到阻力
Tesla電動汽車直銷模式,也就是挑戰傳統的汽車透過經銷商的模式,又再次吃下敗仗。2014年3月12日新澤西州批准一項監管規定:從4月1日起,Tesla將不再允許在該州直接銷售Model S電動汽車。這是Tesla電動汽車繼亞利桑那州及德州後,第三個州發出禁令不允許向消費者直銷模式。相繼傳出,俄亥俄州議會正在立法禁止特斯拉電動車直銷,雖然投票時間還沒確定,但特斯拉已感受到威脅,正與俄亥俄州在地的汽車經銷商協調,希望全力阻止法案過關。
新澤西機動車管理委員會投票決定,禁止機動車在本州直銷行為,並要求Tesla的直銷模式必須取得特許經營許可,或經由修改州法令規定。
目前,Tesla電動汽車銷售部門營運一年多有27位員工。雖然,Tesla直銷營運模式,採先付訂金5000至20000美金預購後再等待汽車生產完交車。還有,Tesla Motors 推行的租賃方案與以舊換新政策仍相對不完備,Tesla僅27位銷售員工,顯然對後期所需提供的客戶服務不堪重負,相對也說明汽車經銷商存在的理由。
Tesla為何不願放手將銷售權開放給經銷商?因為,他認為Tesla汽車價格透明且購買就像到Amazon購買日常用品般,相對於傳統汽車銷售的消費者體驗不佳,購買後反而有種被經銷商宰的感覺。看來,未來特斯拉的直銷之路仍有一場硬仗要打。
台灣電動車廠商現況
臺灣自2011年至2016年間將建構合適的智慧電動車發展環境,行政院提出的「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以躋身國際電動車大廠為目標,並協助國內智慧電動車產業聚落形成,發展成為新興明星產業。至2012年6月止,已有自主開發品牌車廠納智捷、酷比、華德動能、必翔、立凱及小馬租車等9家通過交通部安審合格的車輛發表,從2人座小客車到電動大客車共計16款車。
電動車零組件廠取得重要進展方面,已具備發展雛形,如東元與日本SIM-Drive聯盟,發展車用馬達、富田的馬達及致茂的電能控制供應Tesla,再間接供應給TOYOTA RAV4電動車;台達電的充電模組供應GM集團;裕隆電能供應自主品牌納智捷,技術實力均獲得車廠認可。另外台達電與光寶科鎖定電動車充電設備市場,先後取得Nissan認證,更通過日本CHAdeMO充電系統認證。目前,台達電表示交貨特斯拉一年量約2萬台DC相關電源產品,大陸吳江新廠也將投入生產相關產品,將有汽車大廠前往認證。(1488字;圖1)
參考資料:
- 能源署 (2012),電動車產業現況與挑戰,能源報導2012年8月
- CNN Money (2014),NJ agrees to ban Tesla's direct sales,CNN 2014年3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