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三星AMOLED研發網絡技術遷移與分工狀況」一文,可以知道,三星再加上與其合作的學研機構及其他企業,在AMOLED研發工作上的重點技術有20項。因此,本文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整理各項重點技術中的發明王。
同時,為了區分出各項重點技術間被關注程度的強弱性,進一步依前文表五打勾數目來做為分群的依據,將20項技術再分成三群,包括重點研發項目(四個勾)、次要研發項目(二至三個勾)與新興研發項目(一個勾),如下所列:
- 重點研發項目,共3項:「用電發光面板」(G09G3/30)、「半導體者,如二極體」(G09G3/32)、「適用於製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裝置或部件之方法或設備」(H01L21/00)。
- 次要研發項目,共7項:「螢光屏;外殼上發光塗層材料之選擇」(H01J001/62)、「按其晶體結構而區分者,例如:多晶者,立方體者,晶面特殊取向者」(H01L029/04)、「通用於陰極射線指示器或其他視覺指示器的視覺指示控制裝置或電路」(G09G005/00)、「有發光塗層之管殼;塗層材料之選擇」(H01J063/04)、「使用主動矩陣液晶顯示者」(G09G003/36)、「使用有機材料或其與其他材料的組合務作為主動部分的固態裝置;專門適用於處理這些元件或其部件的技術方法或設備」(H01L051/00)、「包括有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之電磁輻射或較短波長之微粒子輻射,或者微粒輻射敏感者,並且適用於將此種輻射能轉換為電能,或適用於經由此種輻射控制電能之半導體元件者」(H01L027/14)。
- 新興研發項目,共10項:「場致發光光源」(H05B033/00)、「用氣體管」(G09G003/10)、「至少有一個電位能障或表面能障之適用於光發射,如紅外線發射之半導體裝置;製造或處理此等半導體裝置或其部件所特有之方法或設備;此等光導體裝置之零部件」(H01L033/00)、「以其晶體結構或以結晶面之特殊取向為特徵者」(H01L031/036)、「元件的零部件」(H01L051/52)、「利用可移動或可變形的光學元件以控制光之強度,顏色,相位,偏振與方向之光學器件或裝置,如開關,選通,調變」(G02B026/00)、「基於電色元件者」(G02F001/15)、「半導體材料於基片上之沉積,如磊晶成長」(H01L021/20;H01L021/36)、「基板為半導體以外者,例如絕緣體」(H01L021/84)。
從各群歷年專利件數狀況來看,以重點研發相關項目縮減的件數最多,這可能反映三星在原本被視為是重點研發的技術項目上已漸趨成熟。因此,開始將研發重心移向其他項目;而次要研發項目的狀況,雖然2011比2010年的件數少,但在2012年,還是出現出些微的成長。因此,未來仍然需要繼續對次要研發與新興研發項目的發展狀況進行觀察與分析,才能更清楚瞭解三星佈局態勢的變化狀況。
圖一 各群歷年專利件數狀況
從引證狀況來看,重點項目群中被引證次數最高的3篇專利是7,057,589 (9次)、7,015,884 (6次) 與 7,109,952 (5次)。在次要項目群中是 7,564,185 (5次)、7,468,718 (4次)、7,825,594 (3次)。新興研發項目群則是 7,247,986 (4次)、6,903,513 (3次) 與 7,586,254 (3次)。這些引證數是指被三星自己相關專利所引證的次數,並沒有包含被其他不同機構專利引證的狀況。另外,Kwon Oh-Kyong與Shin Dong-Yong各有兩篇專利的引證次數都在TOP 3之列,顯見其研發成果對後續相關技術研發人員之影響力不可小覷。
表一 各群中被引證次數TOP 3專利及相關引證專利
|
第一發明人 |
被引證專利 |
引證專利 |
重點項目 |
Shih Dong-Yong |
7057589 |
8018401;7924247;7636075;7501999;7489290;
7446740;7432888;7342559;7167406 |
Kwon Oh-Kyong |
7015884 |
7710366;7667673;7446740;7403176;7397450;7286106 |
Kwon Oh-Kyong |
7109952 |
8068073;7710366;7460096;7446740;7358938 |
次要項目 |
Song Seung-Yong |
7564185 |
8415880;8299705;8063561;7944143;7825594 |
Shin Dong-Yong |
7468718 |
7728827;7728806;7619602;7605810 |
Lee Jae-Sun |
7825594 |
8415880;8063561;7944143 |
新興項目 |
Kang Tae-Min |
7247986 |
8120249;7944143;7915811;7821197 |
Choi Beohm-Rock |
6903513 |
7365496;7091669;7081716 |
Kwak Won-Kyu |
7586254 |
8120249;7944143;7821197 |
在重點項目中各項技術的專利量,G09G3/30已累積有114篇,G09G3/32有44篇,H01L21/00有62篇。其中,擁有最多G09G 3/30相關專利的發明王是Shin Dong-Yong (共20篇,且部份專利還涉及其他技術,包括H09G 3/36、G09G 3/10、G09G 3/12與G09G 5/00等項目);G09G3/32相關專利的發明王是Chung Bo-Yong與ShinDong-Yong (各有7篇);H01L21/00則是Koo Jae-Bon (共6篇,且部份專利涉及H01L 21/84類技術)。
圖二 重點項目中各技術項目歷年專利件數狀況
在次要項目中各項技術的專利量,H01J1/62已累積有109篇,H01L29/04有56篇,G09G5/00有30篇,H01J63/04有59篇,G09G3/36有37篇,H01L51/00有34篇,H01L27/14有23篇。其中,H01J1/62相關專利的發明王是Park Jin-Woo (共11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J 63/04、H01J 9/24、H01J 9/26與H01L 51/40);H01L 29/04是Park Byoung-Keon (共7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L 29/76、H01L 31/36、H01L 27/01與H01L 31/376);G09G 5/00有KooJae-Bon、Kwon Oh-Kyong與ParkSang-Il等人 (各4篇);H01J 63/04是Park Jin-Woo (共8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J 9/24、H01J 9/26與H01L 51/40);G09G 3/36是Shin Dong-Yong (共10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G09G 3/30、G09G 3/12與G09G 5/00);H01L 51/00是Jeong Hee-Seong (共5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L 29/8、H01L 35/24、H01L 29/04、H01L 29/06);H01L 27/14是Lee Ki-Yong (共4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L 27/12、H01L 27/20與H01L 27/36)。
圖三 次要項目中各技術項目歷年專利件數狀況
新興研發項目中各項技術的專利量,H05B33/00已累積有25篇,G09G3/10有20篇,H01L33/00有20篇,H01L31/036有25篇,H01L51/52有24篇,H01L21/84有20篇。其他項技術累積之專利件數則都在7篇以下,包括H01L21/20 (有7篇)、H01L21/36 (有5篇)、G02B26/00 (有2篇) 與G02F1/15 (有1篇)。進一步從各項技術歷年專利件數的狀況來看,如圖四所示,將所有年度細分為──2004~2006、2007~2009與2010~2012三群的話,可以發現H01L 21/84、G09G 3/00 被三星設定為第一波新興研發項目,第二波則是H01L 21/84、H01L 33/00、H05B 22/00、H01L 51/52、H01L 21/36與H01L 31/036。其中,H01L 21/84是從2005年取得1篇專利權後,又在2009年復辟出現的技術項目。第三波則明顯移到G02F 1/15、G02B 26/00、H01L 21/20等技術項目上。
圖四 新興研發項目中各技術項目歷年專利件數狀況
再看看各技術項目的發明王,H05B 33/00的發明王是Park Jin-Woo (共5篇,且涉及其他技術項目,包括H01J 1/62、H01J 9/00、H01L 51/50與H01L 51/52);G09G 3/10有Choi Beohm-Rock、Choi Joon-Hoo與Chung Jin-Koo (各4篇);H01L 33/00是Park Jin-Woo (共5篇);H01L 31/036有Lee Kil-Won、Lee Ki-Yong、Park Byoung-Keon、Seo Jin-Wook與Yang Tae-Hoon (各3篇);H01L 51/52則有9位發明人,且各有3篇專利;G02B 26/00有10位發明人,且每一位發明人都僅有一篇專利;G02F 1/15有6位發明人,每一位發明人都僅有一篇專利;H01L 21/20有6位,且各有3篇專利;H01L 21/36是Lisachenko Maxim (共2篇);H01L 21/84則有Lee Ki-Yong、Park Byoung-Keon、Seo Jin-Wook與Yang Tae-Hoon等人 (各3篇)。
小結
將各群依不同重點技術項目整理其發明王,如表二所示,可以知道Shin Dong-Yong可以說是重點項目發明王中的發明王,不僅參與的專利件數多,而且專利被引證次數也高,同時,他的專利也名列次要項目中被引證次數TOP 3之一,集中在G09G 3/36這類技術的研發工作。而新興項目中,G02B 26/00與G02F 1/15並沒有出現專利量特別突出的發明人,所以在表二中,本文將其列為N/A。不過,Choi Beohm-Rock的專利被引證次數高,顯見其研發之相關技術對後續相關技術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從件數來看,可以知道他的研發項目主要集中在G09G 3/10類技術上的研發,值得未來持續關注。(2980字;表2;圖4)
表二 各群不同重點技術項目發明王列表
|
參與專利數多 |
被引證次數高 |
技術項 |
發明王 |
重點項目 |
G09G 3/30 |
Shin Dong-Yong |
Shin Dong-Yong
Kwon Oh-Kyong |
G09G 3/32 |
Chung Bo-Yong;Shin Dong-Yong |
H01L 21/00 |
Koo Jae-Bon |
次要項目 |
H01J 1/62 |
Park Jin-Woo |
Song Seung-Yong
Shin Dong-Yong
Lee Jae-Sun |
H01L 29/04 |
Park Byoung-Keon |
G09G 5/00 |
Koo Jae-Bon;Kwon Oh-Kyong;Park Sang-II |
H01J 63/04 |
Park Jin-Woo |
G09G 3/36 |
Shin Dong-Yong |
H01L 51/00 |
Jeong Hee-Seong |
H01L 27/14 |
Lee Ki-Yong |
新興項目 |
H05B 33/00 |
Park Jin-Woo |
Kang Tae-Min
Choi Beohm-Rock
Kwak Won-Kyu |
G09G 3/10 |
Choi Beohm-Rock;Choi Joon-Hoo;Chung Jin-Koo |
H01L 33/00 |
Park Jin-Woo |
H01L 31/036 |
Lee Kil-Won;Lee Ki-Yong;Park Byoung-Keon;
Seo Jin-Wook;Yang Tae-Hoon |
H01L 51/52 |
Jeon Hee-Chul;Jeong Chul-Woo;Jeong Hee-Seong;
Jung Woo-Suk;Kim Eun-Ah;Kwak Noh-Min;
Lee Joo-Hwa;Lhee Zail;Park Soon-Ryong |
G02B 26/00 |
N/A |
G02F 1/15 |
N/A |
H01L 21/20 |
Lee Dong-Hyun;Lee Kil-Won;Lee Ki-Yong;
Lisachenko Maxim;Park Byoung-Keon;Seo Jin-Wook |
H01L 21/36 |
Lisachenko Maxim |
H01L 21/84 |
Lee Ki-Yong;Park Byoung-Keon;Seo Jin-Wook;
Yang Tae-Hoon |
相關前期文章: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1)三星AMOLED歷年專利數量、技術分類與研發網絡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2)三星AMOLED研發網絡技術遷移與分工狀況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3)三星AMOLED研發活動持續力與發明王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4)三星AMOLED各項重點技術發明王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5)三星AMOLED高引證專利分析-US6,787,796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6)三星AMOLED高引證專利分析-US7,586,254
- 三星AMOLED專利佈局:(7)三星AMOLED最常被他人引證的TOP 10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