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國內能源供應的自主性,開發自產能源潛能,減少能源進口量,同時以發展潔淨能源作為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抑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無悔策略,政府積極投入開發國內之再生能源利用,行政院於今(8)日第2943次院會審查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並決議將該條例送請立法院進行審議,以加速落實我國推動再生能源之政策。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總說明
為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抑制溫室氣體排放,本院於九十年一月召開第六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及「全國經濟發展會議」,會中分別達成制定再生能源法相關法案之結論及行動方案;總統府亦於九十年八月召開「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決議政府應加強再生能源之開發,顯示各界對訂定再生能源專法之期盼。鑒於再生能源之發電成本仍偏高,在傳統發電方式對社會環境影響之外部成本仍未納入其成本計算時,再生能源在開放市場之競爭力仍屬有限,為反映此綠色能源整體效益,期使再生能源具有投資效益,加速推動再生能源之利用,順利達成獎勵推廣目標,並奠定再生能源永續發展環境,爰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計十七條,其基本架構內容分為六大項,包括:
- 考量國內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對國內電價上漲、電力供應穩定度及經濟發展之影響,及帶動國內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明定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六百五十萬瓩為獎勵總量上限;
- 為保障投資回收及不造成電業額外負擔,明定再生能源發展之經費來源、用途及基金運作方式;
- 為避免再生能源電能無法銷售、影響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之購售電行為及考量其設備安全與停機維修電力需求,明定電業具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並提供併聯及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等義務;
- 考量對於國內具開發價值之再生能源,提供合理投資效益,鼓勵優先開發設置條件較佳技術較成熟之再生能源,明定再生能源躉購費率;
- 考量高發電成本之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潛力,在不影響經濟發展及扶植產業發展前題下,明定太陽光電發電以示範計畫補助方式,採階段性推廣措施。另考量再生能源熱利用,仍宜給予獎勵,明定再生能源熱利用獎勵補助辦法之授權依據;
- 明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裝置容量達一定規模以上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得準用「電業法」相關規定,取得工程所需用地等。
此外,規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及一定規模以上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之義務,並針對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排除現有「電業法」第九十七條之限制,以利整體推廣及管理作業。茲分述其要點如下:
一、 本條例之立法宗旨及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草案第一條及第二條)
二、 本條例之名詞定義。(草案第三條)
三、 申請認可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訂定類別及裝置容量之規定。(草案第四條)
四、 再生能源之獎勵總量上限。(草案第五條)
五、 再生能源發展之經費來源及其用途;電業繳交基金之費用得反映至售電價格。(草案第六條)
六、 電業對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其設備及其產生之電能有併聯、躉購及提供停機維修時所需電力之義務,及再生能源發電系統與電力網連接之引接線路之興建、維護及費用負擔之責任歸屬。(草案第七條)
七、 再生能源電能之躉購費率,並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於全國再生能源發電總裝置容量達獎勵總量上限之百分之五十後應檢討修正,而於總量上限達成後新設置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產生電能之躉購費率,不受本條例限制。電業躉購及自產再生能源費用之補貼,由基金支應。(草案第八條)
八、 授權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太陽光電發電之發展潛力,訂定示範補助辦法。(草案第九條)
九、 授權中央主管機關得訂定再生能源熱利用之獎勵補助辦法。(草案第十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