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日(五)三讀通過科技基本法修正案。科技顧問組副召集人暨政務委員朱敬一曾於十月初拜會王金平院長請求協助,今日特別感謝院長與多位立法委員對法案的支持。此為台灣轉型邁向創新導向經濟的一大步,期許未來台灣全民每年九百億的科研投資,效益能更擴散。
立法院今日(五)三讀通過科技基本法修正案,綜合立法委員陳淑慧、趙麗雲、蔣乃辛與行政院版本,此次修訂第3、5、6、13、14、17條。此為科技基本法自民國88年施行以來,修法幅度最大的一次。
朱敬一表示,台灣過去是效率導向型經濟,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來與國際競爭。但面臨大陸等更低成本國家急起直追,不論是行政院科技顧問或各個國家競爭力評比都指出,台灣必須朝創新導向經濟轉型。大學是各國最重要的創新引擎,如何推倒學院高牆,讓學院的知識移轉到社會、產業至為關鍵。此次科技基本法的修訂,就是要使「科研成果下放」這條路更平坦。
在技轉相關規定上,此次修定科技基本法第6條。除將中研院等公立研究機關依法編列的科研預算,也納入科研成果下放的一環;新增第二項明確定義,科研成果歸屬於學校等研發單位部分,可排除國有財產法部分法條的限制。朱敬一表示,這使得科研成果的處分過程便利、及時、彈性,並課予各主管機關必須明訂處理科研成果時的迴避及揭露規則,以避免科學家在智財下放過程中誤觸法網。
行政位階特殊的中央研究院,此次也透過修訂第13條,取得設立科研基金的法源。14條新增第三款培養、輔導及獎勵女性科學技術人員。
在科研人員取得技轉股權部分,第17條修訂,容許公立專科以上學校或公立研究機關(構)從事研究人員,因科研業務而需技術作價投資或兼職,可不受僅能持股單一公司股權10%的上限,與不得兼職的規定。
朱敬一表示,此次修法,解決了困擾學界多年的技轉法制問題。路已經鋪平坦了,接下來就要靠各學校與科研單位的努力。科技相關部會也該迅速研擬智財下放與採購的相關子法,以完備科研創新體系。
檔案下載:
科學技術基本法 (100.12.14修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