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蘋果反擊摩托羅拉侵犯其六項專利,包含多點觸控技術

瀏覽次數:96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May & Philip C.F. Wen 發表於 2010年11月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10年10月29日蘋果(Apple)向摩托羅拉(Motorola)反擊,一口氣提出3件訟案,在美國ITC及威斯康辛州西部地方法院對摩托羅拉及其子公司Motorola Mobility提出侵權控訴,指出摩托羅拉的行動裝置,包括搭配Google 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涉嫌侵犯了蘋果公司的六項專利。指控侵權產品:Droid、Droid 2、Droid X、Cliq、Cliq XT、BackFlip、Devour A555、Devouri1與Charm等智慧型手機。

蘋果專利重點主要聚集在蘋果的多點觸控技術,如下表:

系爭專利

技術

US7,812,828

針對多點觸控裝置的表面做最佳化

US7,663,607

多點觸控技術,描述觸控螢幕可偵測兩個以上的觸控訊號,藉由兩個以上的觸控點訊號及使用者手勢來判斷使用者所要求的事件。

US5,379,430

物件導向的定位系統

US7,479,949

對於一個觸控螢幕的裝置,研發出一種對於使用者介面更友善的控制方法

US6,493,002

可顯示以及進入控制以及查詢電腦系統資訊狀態

US5,838,315

在圖形化介面以及事件通知可支援使用者互動的元素

訴訟案之焦點是2004年註冊,由Steve Hotelling、Joshua Strickon以及Brian Huppi所共同發明的’607專利,描述觸控螢幕可偵測兩個以上的觸控訊號,藉由兩個以上的觸控點訊號及使用者手勢來判斷使用者所要求的事件。蘋果也曾經利用’607專利控告了諾基亞(NOKIA)與宏達電(HTC)等眾多公司。

智慧型手機廠商之訴訟,摩托羅拉與蘋果及微軟之間的三角習題,起始於2010年10月1日微軟(Microsoft)點燃導火線,控告摩托羅拉侵權之後;於10月6號摩托羅拉隨即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及伊利諾北部地方法院控告蘋果公司,涉嫌侵犯其專利。摩托羅拉控告蘋果似乎與微軟控告摩托羅拉沒有直接關係,但隱約著也代表了摩托羅拉後面的勢力-Google,三家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公司的角力戰逐漸展開。

有關手機專利訴訟,本站先期報導有:
摩托羅拉對蘋果電腦提出控告,智慧型手機專利混戰開打
Windows Phone推出在即,微軟控告摩托羅拉試圖拉攏加入Windows陣營
Nazomi控告三星、宏達電與樂金為首的手機業者
手機大廠專利訴訟之爭,諾基亞再戰蘋果
蘋果與RIM手機內建數位相機侵犯柯達專利案,ITC進行初步裁定審視

據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4年智慧型手機市場版圖將產生巨大變化,Android作業系統將拿下30%左右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如果這樣的預測成為事實,則智慧型手機三大陣營(Google的Android、蘋果的OS及微軟的WP)之爭,勢必更加激烈。(785字;表1;圖1)

表一、專利訴訟案件基本資料:蘋果控告摩托羅拉


訴訟名稱
Apple, Inc. v. Motorola, Inc. et al Apple, Inc. v. Motorola, Inc. et al Apple, Inc. v. Motorola, Inc. et al

提告日期

2010年10月29日

2010年10月29日

2010年10月29日

原告

Apple, Inc.

Apple, Inc.

Apple, Inc.

被告

Motorola, Inc.
Motorola Mobility, Inc.

Motorola, Inc.
Motorola Mobility, Inc.

Motorola, Inc.
Motorola Mobility, Inc.

案號

337-TA-

3:2010cv00661

3:2010cv00662

訴訟法院

US ITC

Wisconsin Western District Court

Wisconsin Western District Court

系爭專利

US7,812,828、US7,663,607、US5,379,430

US7,812,828、US7,663,607、US5,379,430

US7,479,949、US6,493,002、US5,838,315

訴狀下載

Source: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10/11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